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課堂教學體現化學實驗的藝術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藝術是人類以情感和想象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種特殊方法。教學藝術性原則是化學教育原則之一,實驗教學是化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也具有豐富的藝術性,認識化學實驗的藝術性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投入化學教育,提高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中學化學實驗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啟發性

  

  教與學的對立統一關系是教學的本質關系。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人們的教育觀念正在逐步轉變,教學向自學過渡,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教師啟發和誘導學生進入“有意義學習”或自覺學習的狀態,中學化學實驗的教學更加鮮明地體現這一點。

  

  “用實驗啟發學生,通過實驗引導學生思考總結!崩纾涸趯W習實驗室制乙烯時,按照反應原理,生成只有乙烯和水,反應液的顏色應該沒有變化,而事實上學生實驗時觀察到混合溶液逐漸變黃最終變黑。這時教師可以設置疑問,啟發學生思考:根據反應物濃硫酸和酒精,推斷黑色物質可能是什么?怎么生成得來的?又發生了什么反應?表現了濃硫酸的什么性質?說明了有機物的什么特點?學生經過觀察、思考、討論,便能對問題作出解答,解決新問題的同時也復習了已學的知識。再如,讓學生設計一個制取Fe(OH)2并能觀察到白色沉淀的實驗方案,學生的方案肯定不一。教師不要過早地給予肯定或否定,而是要進行啟發誘導,分組討論,然后再評價方案優劣,評判實驗技能,以肯定成績和鼓勵為主,使學生深刻理解知識的運用。啟發式實驗教學使學生懂得“看??做??想??”的統一,充分調動了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自覺地發展智能、情感和意志的認識活動,從而促使他們全面發展。

  

  著名的教育學家凱洛夫提出教學過程的六個階段:知覺具體事物??理解事物的特點、關系、聯系??形成概念??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實踐運用。目前我國中學教育的實驗教學最能體現這一思想,因為實驗切切實實讓學生感知具體事物,學生最能從實驗中受到啟發,迫使自己理解事物的特征,最終形成概念并運用于實踐。

  

  二、創新性

  

  藝術和生命力在于不斷的創新,實驗教學藝術也是如此;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豐富學生的經驗和知識,離不開化學實驗;要創造新的產品同樣也離不開化學實驗;瘜W實驗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最佳途徑。

  

  對于教材已有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內容、方法、步驟等可以改進;亦可結合教學需要補充一些關鍵性的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如:在解釋Mg(OH)2溶于NH4Cl溶液的原因時,大部分學生認為NH4Cl水解呈酸性而使堿性Mg(OH)2溶解。此時,不防補充一個實驗:取兩支試管分別加入適量CH3COONH4溶液和NH4Cl溶液,然后再加入適量Mg(OH)2固體。現象是兩支試管中的Mg(OH)2都溶解了。學生根據現象自然能理解原因是:Mg(OH)2電離出的OH-結合NH4+形成弱電解質NH3?H2O,導致Mg(OH)2電離平衡正向移動。當然,任何一個實驗都需要教師或學生付出創造性的腦力勞動,即使是教材規定的實驗內容,仍然需要教師在安排實驗的時間、空間、順序、調整、編組等問題上絞盡腦汁,費盡心機,才能充分發揮實驗教育的作用。建立起正確的化學概念,讓學生親自看、親自做,提高接受知識的效果。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做進一步探索性的實驗,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

  

  例如在復習啟普發生器(如圖1)的使用時,讓學生根據啟普發生器的原理(用如圖2所示部分儀器)設計一個“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的CO2氣體發生裝置。學生經過認真思考激烈討論,可組合出如圖3所示的簡易發生裝置。

  

  

  

  巧妙的構思、精心地設計把學生置于發現者和探索者的位置。隨著問題層層深入,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而且在成功和快樂中感受了創新,激活了創新思維,提高了創新能力。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研究性學習是信息時代對學校教育要求的體現,是教師自身創新能力的一種表現,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咱嘗試和實踐,而研究性學習又離不開實驗。

  

  三、美育性

  

  缺少美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而不完全的教育是難以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美育體現在教育的各個方面,包括化學實驗的教學。

  

  演示實驗可以培養學生感受美、理解美、鑒賞美的能力,也是完成美育任務的一個方面。教師桌面整齊清潔,給人一種整潔美;儀器組置合理,搭配恰當,給人一種造型美;操作嚴謹規范,技能熟練,給人一種操作美。如此實驗教學,不僅使學生得到美的欣賞和享受,還能起到一種示范作用,促使學生在實驗中克服隨意性操作和某些錯誤操作,促使他們在動手實驗時去鍛煉創造美和體現美的能力。

  

  學生實驗不僅訓練了基本操作技能,而且是塑造美、體現美的源泉。實驗證明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學生實驗時遵守實驗紀律,操作靈活,膽大心細,充分體現了心理品質美、實驗操作美。

  

  四、科學性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當然離不開實驗,中學化學教育的發展更加突出實驗的重要地位。實驗教學的過程不僅體現了教育本身的科學性,也體現了教師在實驗中養成的教育態度以及學生在實驗中養成科學地學習方法。

  

  實驗是一個科學問題,對于一個科學問題的思考不僅僅是根據以往所有的經驗和知識,而是根據問題的環境和基本原理,大膽設想,小心論證。如學習鈉的化學性質時提出將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能置換出銅嗎?大部分同學都認為鈉比銅活潑,所以可以將銅置換。當老師做完演示實驗后,大家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象:生成的沉淀是藍色Cu(OH)2而不是紅色Cu。“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實驗中我們教育學生要以科學的實驗為基礎,要有嚴謹的科學作風。

  

  實驗是化學學科所賴以生存和不斷發展提高的基礎,在實驗中師生的情感性、操作的技巧性、學生的興趣性無不表現出中學化學實驗的藝術性。如何更好地發揮中學化學實驗的藝術性,值得我們每位化學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索。我深信,在教育教學改革地新形勢下,化學實驗的藝術性將會體現得更完美。

  

  參考文獻:

  

  《高中理化生實驗考試大全(化學實驗)》王后雄主編,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學教育學》班華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學教學論》劉知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附]作者簡介:

  

  朱鳳琴女1998年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同年分配到大港中學工作,現為中學二級教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04969.html

相關閱讀:高中學習計劃早制定
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
不要讓高考倒計時牌打亂了考生的心態
高一年級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學年度高考化學答題技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