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篝火映旗紅??訪抗聯將領王明貴之子王昶軍
兩柄鋼刀似的沖眉,高闊而彎曲的鼻梁,輪廓分明的嘴唇抿成“一”字。在王昶軍的家中,掛著一幅父親王明貴將軍1955年的少將授銜照,照片中的王明貴神采奕奕、英氣非凡。
不難想象,當年與日偽血戰林海雪原,王明貴將軍是何等的豪氣縱橫。日軍資料中形容其“獰猛”“千軍萬馬中縱橫”;1946年延安出版的《解放日報》謂之“抗聯名將”“嫩江原野上的一面解放大旗”;同年《文匯報》稱“他是‘抗聯’有名的英雄,齊齊哈爾和北滿一帶婦孺皆知。”
日軍的噩夢,嘆之“千軍萬馬中縱橫”
1910年,王明貴生于磐石縣呼蘭鎮一個貧農家庭,20歲時便離家到黑龍江省湯原縣格金河金礦做工。“父親是懷著‘淘金夢’去的,想借此改變窮困的命運,可面對殘酷的剝削和壓迫,他認識到,沒有國就沒有家,更沒有人權可言,于是毅然投身了革命�!蓖蹶栖娬f。
王明貴(右一)與抗聯戰友合影。王昶軍供圖
1934年,王明貴加入了活動在格金河金礦周邊深山密林里的一支抗日游擊隊。此后,他因作戰勇敢、屢建戰功,歷任連長、團長、師長等職,率領抗聯將士給予日偽軍一次次沉重打擊。
原日偽海倫-湯原營林署參事北里曾寫回憶文章《官行采伐事業和匪賊》,這里面的“匪賊”,指的就是東北抗日聯軍和其他抵抗力量。
北里在文中描述他們的生活是“夜晚到來的時候,不但機槍手要徹夜不眠地全心警戒,而且全體人員都把手槍放在枕頭下面才能入睡……”
之所以這樣緊張,原因是“用獰猛都不足以形容的王明貴率領部下數十人就是以這里為根據地的,奉命到這里執行開發任務,我的感覺如同‘火中取栗’,這條生命隨時可能像湯旺河畔的露珠般消逝”,“匪賊的行動神出鬼沒,不時發動夜襲,慘殺掠奪給我方帶來巨大的損失�!�
盡管站在對立的立場,對王明貴北里仍然表現出了欽佩之意。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到戰爭結束的時候,殘存的“共匪”只有湯旺河的王明貴等少數,但這都是千軍萬馬中縱橫的強者,以其得意的游擊戰術令(日本)軍無可奈何�!�
不僅僅于北里,對王明貴部隊活動的描述,也見于其他日本官員的回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05286.html
相關閱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