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時期的名臣馬周是苦孩子出身,史載他“少孤,家窶狹”,就是說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家中窮得一塌糊涂。不過從他“嗜學,善《詩》、《春秋》”來看,他父母健在時的家境大約還是不錯的,否則的話他父母拿什么去供他“嗜學”?
馬周是博州茌平(今山東茌平縣馬莊)人,生于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父母雙亡時,馬周還是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其孤苦和凄慘無助就不用說了,但這卻沒有影響他的好學向上,他的學問和見識也在一天天增長。不過由于缺少親人照顧,他經常是渾身臟兮兮的,偶爾餓極了,還會去鄰居家蹭吃蹭喝。這種形象和行為,當然不受眾人歡迎,所以“鄉人以無細謹,薄之”。
一
因為父母早死,自己動不動就要挨餓,馬周的心中免不了充滿怨恨,對他所處的環境抱著一種仇視的心態。但馬周讀過很多書,怎么說也是個知識青年,自然不屑于去干偷雞摸狗、坑蒙拐騙這種勾當。不過他心中的怨氣還是要發泄的,做不成混混可以做“憤青”,于是馬周便行為散漫,肆意酗酒,常常是喝得酩酊大醉。所以在勤勞樸實的鄉人眼里,馬周無疑就是一個敗家的玩意兒,大伙背地里都叫他“酒鬼”、“窮馬周”。
但錐在囊中,早晚會有出頭的一天,馬周的博學和才華還是漸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唐高祖武德年間,博州刺史達奚恕聽說馬周精通經史,學識淵博,才思過人,就聘請他出任本州助教之職。自此馬周也算是步入仕途,穿上了官衣。但這個家伙的職業道德顯然有問題,“日飲醇酎,不以講授為事”,拿了工資卻不好好干活,只知道喝酒,整天一副醉醺醺的樣子。
貞觀元年(627年)的一天,馬周又喝多了,醉臥博州街頭,攔住了一頂官轎討要酒錢。坐在轎中的縣令怒火中燒,掀開轎簾,正待發作,一看原來是滿腹才華的博州助教馬周,縣令也算是敬重知識分子,一改怒容,掏出一把碎銀子塞到馬周手上,走了。
但博州刺史達奚恕當然理解不了馬周的這種行為,他把馬周提攜上來,是指望他好好做事。貞觀初年的唐朝還很貧窮,博州的財政當然也不會寬裕,他不能拿國家的錢去養活一個酒鬼,何況這馬周身為助教卻不好好教書,簡直是誤人子弟嘛,是可忍孰不可忍。有一天,馬周又一次喝酒誤事,達奚恕怒不可遏,再次斥責了他。
這一次的責罵應該是很重的,馬周的面子當場就掛不住,于是一怒之下,脫下官服,交給門生,托他代還刺史,然后仰天大笑,離開博州。
二
離開博州,馬周先到曹州(今山東菏澤)晃了一圈,跟著又到了汴州(今河南開封)。在汴州浚儀縣,擔任浚儀縣令的崔賢狠狠地侮辱了馬周。
在汴州受了一肚子氣后,馬周又跑到了密州(今山東諸城),在這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趙仁本。趙仁本是個有錢的主兒,他見馬周才華出眾,不知是出自慈善的考慮,還是出于投資的意圖,總之他資助了馬周一大筆錢財,幫助馬周西入關中,到京城長安謀取仕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08540.html
相關閱讀: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