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聯星 。 石聯星1932年參加革命,是中央蘇區紅色戲劇運動的開拓者之一,她和李伯劍、劉月華被譽為中央蘇區的“三大赤色明星”。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凌子風和石聯星 1945年她和凌子風在延安結婚,1950年雙雙因拍攝電影“中華女兒” 和主演電影“趙一曼”成為新中國電影第一對在國際上榮獲電影導演獎和女演員獎的革命夫婦。解放后石聯星先后在北京電影學院、北京電影制片廠、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工作,82年她身患癌癥還帶病出席了第六屆全國政協會議。1984年8月去世。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胡朋(中) 她拍攝過《深山里的菊花》、《戰上!贰ⅰ痘孛裰ш牎、《槐樹莊》、《烈火中永生》等影片。胡朋擅長扮演善良、堅強的農村婦女和“革命母親”的銀幕形象,是解放后銀幕上深受觀眾喜愛的“老太太”,同時其演技的功底也非常突出,在舞臺上經常扮演各類反差極大的角色。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胡可、胡朋夫婦1982年與戎冠秀(中)的合影 1945年春,他和延安著名的紅色作家胡可結婚。解放后胡可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2004年12月28日胡朋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于藍: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原名于佩文。1921年出生于遼寧岫巖。在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的日子里,于藍除了系統學習政治理論之外,還積極參加業余演出活動,于藍不久就被調到魯迅藝術實驗劇團去當了一名正式的演員。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與任延安魯藝實驗劇團藝術指導科長、教員兼演員,曾在《日出》、《糧食》、《帶槍的人》、《前線》等話劇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田方結婚。解放后田方任文化部電影局副局長、北京電影制片廠副廠長兼演員劇團團長,中國影協第二屆常務理事、第三屆副主席等職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李麗蓮:李德的第二個妻子,她身材頎長,俏麗動人。1931年,17歲的上海姑娘李麗蓮進入“天一”影片公司任演員,在影片《上海小姐韓繡雯》中扮演角色。1937年,扮演了影片《社會之花》中的張曼以及《夢里乾坤》中的趙女士等角色。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有一次李德突然看見李麗蓮朝自己微笑,便急忙走過去握手。他們旋轉優美的舞姿引起許多人的贊嘆。隨后李麗蓮邀請李德觀看了一場歌舞晚會,李麗蓮演唱陜北民歌《趕牲靈》,悠揚婉轉的歌聲讓李德如癡如醉。李德決心在延安長期住下去,并向李麗蓮求婚。李麗蓮看中李德的身份和他在延安還算優厚的待遇,經過一年的交往她也很愛這個坦率的洋人,便愉快地答應了求婚。李德找到中組部部長陳云,申請與李麗蓮結婚,還提出轉為中共正式黨員的要求。陳云批準了他的這兩項要求;楹,李德和李麗蓮經常一起跳舞、散步和買菜,形影不離。他們相約在中國生活一輩子。后李德回蘇聯述職,從此他們天各一方,再也沒有見過面。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1935年,《電通》創刊號的封面人物為陳波兒。 陳波兒(1910-1951),演員,人民電影事業的組織和領導人,廣東汕頭人。1929年在上海藝術大學讀書時加入上海藝術劇社,從事左翼戲劇活動,主演了《街頭人》、《梁上君子》、《炭坑夫》等劇。1934年在明星影片公司主演了電影處女作《青春線》,后與袁牧之共同主演《桃李劫》獲得好評。1936年主演《生死同心》創造了一個正直、愛國的小資產階級女青年的鮮明形象。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桃李劫》劇照:袁牧之、陳波兒扮演的男女主人公剛剛從學校畢業就遭受了生活的劫難。 在拍攝《桃李劫》時,她與袁牧之合作配戲非常默契,漸生感情。“電通”結束后,兩人在“明星”二廠合作出演了《生死同心》。陳波兒與袁牧之雖然有感情,但是因為當時社會狀況很不穩定,陳波兒同丈夫并沒有離婚,所以兩人一直保持朋友關系。陳波兒后來攜子任克去了延安,和丈夫任泊生分開。直到1946年,陳波兒去重慶走訪老朋友時,得知任泊生已另娶妻,感情上受到打擊。1947年的夏天,陳波兒終于與袁牧之結婚。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毛澤東與江青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73700.html
相關閱讀: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