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又稱吳哥寺,又被稱為小吳哥,位于柬埔寨西北方。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廟宇,以建筑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聯合國將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后吳哥窟作為吳哥古跡的重中之重,成為了柬埔寨旅游勝地。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以保護這份世界文化遺產。
科學家們很早就知道,在古代柬埔寨的吳哥都城中建造著名的吳哥窟廟宇和其他紀念物所用的砂巖石板,來自附近一座圣山腳下的采石場。
然而,這500萬到1000萬塊石板——其中一些重量超過了1500公斤——是如何抵達吳哥窟的呢?
研究人員在發表于《考古學雜志》的一篇論文中報道稱,當他們檢查這個地區的谷歌地圖時,發現了看起來像一個運輸網絡的路線。
實地調查表明,這些路線是一系列的運河,通過短的道路和河流連接起來,并且從采石場直接通往吳哥窟。
這些道路和運河——一些仍然有水在流——應該是在9世紀到13世紀之間運載著石板,走過了一段大約37公里的路程。
研究人員尚不清楚這些石板是否是在筏子上沿著運河順流而下或者是通過一些其他的方法。
此前,學者們曾推斷,這些石板是在一條運河中漂流而下至洞里薩湖,然后再沿河而上至暹粒河,經過一段90公里長的路線。
此次最新報道的運河網絡應該是由成千上萬名勞工持續了很長時間建設而成的,但是對于高棉工程師們來說,這是常有的事兒。
他們在吳哥窟精心建造的水庫和其他水利工程,至今仍然令人敬畏不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73703.html
相關閱讀: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