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解密:文明的漢民族為何總被游牧民族所欺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解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有史以來,漢民族比游牧民族“開化早”、文化程度高,這是不爭事實,但卻一再被游牧民族征服,這是為什么?

  要為這個問題找到簡捷答案,必須要弄清一個詞:文明。

  現在人一談到文明,就很容易與文化混為一談,其實,二者是有區別的。關于文明的組成,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現代日本學界的劃分。借鑒他們的劃分,我認為,可以把文明分為兩個部分:一為“才”,主要包括政治和文化;二為“魂”,主要指民族精神。究其原因,問題不出在文化程度——“才”,而出在“魂”上,是民族精神出了問題。正如西晉時代,整個民族精神狀態出現了“乳糜血”,萎靡不振,所以才招致游牧民族侵襲,中原家園淪陷。

  但是游牧民族來了,就一定會給漢族注入新鮮的精神血液嗎?我們知道,五胡先于李唐來到中原,他們給漢民族帶來了什么?野蠻、殺戮。其時的漢民族精神,經過“五胡十六國”后,是更加衰萎了。

  而南北朝之后,繼大隋之后的李唐來了,為什么就給漢民族“補血”了呢?

  如何看待游牧民族與漢族之間的“精神血液流通”?為什么“五胡”來了,是“亂華”?而帶有半個鮮卑血統的李唐來了,卻“興漢”呢?

  這就回到一個萬變不離其宗的核心問題——“文明主體”。就像后來中國人老生常談的“中西合璧”問題一樣,誰為“體”誰為“用”,是“中體西用”還是“西體中用”,差別巨大。

  可以說,在近代之前的中國,雖然遭受數次“華夷之變”,但這些“華夷之變”和后來的中英戰爭、中日甲午海戰不同,不是“才”敗,而是“魂”敗。征服中國的游牧民族,沒有一個開化程度超過漢民族,所以他們的“才”即政治文化是落后的,他們的優勢在于“魂”,其民族精神比漢民族強悍。

  游牧民族征服漢民族,就像一個壯漢打敗了文弱書生一樣。但是,這并不證明壯漢體育之外的成績比書生高。如果壯漢不向書生主動學習文化,以“大老粗”為傲,那么壯漢和書生都會一起走下坡路。五胡來了,漢族淪為被統治民族,失去了主體性,胡人視漢族為奴隸,沒有一絲敬畏和學習,他們對漢民族采取的是滅絕態度,整個國家從政治到文化全從野蠻胡俗。如此,胡人之血與漢血何益?

  而李唐來了則不同!俺謩Α睍鞣藟褲h,壯漢為書生效力,互補教化,雙方自然都進步。李淵和李世民不是鮮卑人,他們的母親和妻子是,父系漢族,母系胡族,漢民族是主體。父主母輔,乃華夏文明主導下的優勢互補。鮮卑對漢民族采取敬畏態度,從政治到文化主動漢化,余下鮮卑精神強悍之血,從容“補血”漢民族,所以起到的自然是良性作用。

  如此,答案就很明朗了——誰的文明程度高,誰就應為主體,這種情況下的互補是良性的;反之,文明程度高的,反受文明程度低者驅使踐踏,則政治文化必然倒退,精神血流亦循于惡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095758.html

相關閱讀: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