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明末瘟疫爆發事件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明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明朝瘟疫  明朝末年,在華北地區爆發了一場大瘟疫,這場瘟疫波及數省,死亡人口達千萬,影響十分廣泛! ∶魅f歷年間,政府的賦役越來越重。隨之全國各地幾乎連年遭災。先秦晉,后河洛,繼之齊、魯、吳越、荊楚、三輔,并出現全國性的大旱災。萬歷、崇禎年間,旱災變得越來越頻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最后波及華北數省的大鼠疫終于在山西爆發。萬歷八年(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闔門不起者”。同年,在太原府(治今太原)的太谷縣、忻州、苛嵐州及保德州都有大疫的記載。次年,疫情傳至遼州(治今左權),再傳至潞安府(治今長治),疫情進一步擴大。萬歷《山西通忘》卷26記載,潞安“是歲大疫,腫項善染,病者不敢問,死者不敢吊”。患者表現為腫項,傳染性極強! ∪f歷十年鼠疫傳到相鄰的河北宣府(治今宣化)地區,這里是軍衛密集的軍事重鎮。疫情發生時,“人腫頸,一二日即死,名大頭瘟。起自西城,秋至本城,巷染戶絕。冬傳至北京,明年傳南方。”此疫不僅造成懷來衛城中的人口大量死亡,并且傳入北京。另外,來自各地方志的資料表明,鼠疫還傳播到了山東及河南北部等地區。  從崇禎六年(1633年)開始,華北鼠疫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流行。這次爆發地點仍是山西。同樣,河北地區也深受鼠疫流行之害。崇禎時人劉尚友追述北京城中的情況時說:“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贅肉隆起,數刻立死,謂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間又有嘔血者,亦半日死,或一家數人并死。”“疙瘩”是對腺鼠疫患者的淋巴結腫大的稱呼。崇禎十六年夏秋間北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大約為40%甚至更多! 『幽媳辈恳彩浅绲澞觊g的鼠疫流行區,在汝州郟縣、開封府的陽武、滎陽、通許、商水以及河南府、彰德府、歸德府等地都有鼠疫流行的記載。如在陽武縣,“瘟疫大作,死者十九,滅絕者無數”;在滎陽縣,“春大疫,民死不隔戶,三月路無人行”。人口死亡也是相當驚人的。  據估計,明代萬歷和崇禎二次鼠疫大流行中,華北三省人口死亡總數至少達到了l000萬人以上。由于鼠疫的流行與旱災、蝗災及戰亂相伴隨,所以,這一時期華北人口的死亡數應當更多。后順治元年(1644年),即清兵入關的次年,華北日趨風調雨順,大范圍的鼠疫流行也已熄滅。社會開始復蘇,直到1661年迎來了康乾盛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153364.html

相關閱讀: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李之藻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明朝人的性觀念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