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漢昭帝劉弗陵為漢武帝劉徹幼子,8歲繼位,在位13年,21歲便駕崩了。
漢武帝一生共有六子,衛皇后生皇長子劉據,李夫人生劉博,鉤弋夫人生劉弗陵;其他的皇子均不成器。實際上可成為武帝繼位人的也就是劉據、劉博、劉弗陵三人。
對比上述三人,太子劉據居太子位三十余年,其母時為正宮皇后國母,外戚方面衛青、霍去病雖已故去,但霍去病異母弟霍光也不能不說是其重要的政治力量。昌邑王劉博,其母李夫人已早死,但有位居大將軍的李夫人兄長,貳師將軍李廣利,及李廣利的親家,丞相劉屈髦為輔,也是極有競爭力的。劉弗陵僅是武帝晚年寵姬趙婕妤所生幼子,可以說是最不具競爭力的人選。
可為什么最終繼承皇位的卻是一個年僅8歲的幼子呢?
在繼位人的選擇上,漢武帝是十分傾向于仁厚的太子劉據的。后來,鉤弋夫人向武帝推薦了同鄉江充,也就是這個江充,一手制造了所謂“巫蠱案”,先是整倒了一大批皇親,其中包括武帝與衛皇后所生的兩個女兒都被殺死,后來江充又以“巫蠱案”陷害太子劉據,被太子所殺,太子起事不成,與衛皇后均被廢后相繼死去。
武帝后來明白了其實“巫蠱案”純屬子虛,對太子一事懊悔不已,誅殺了參與陷害太子的太監蘇文,并參與謀立昌邑王的丞相劉屈髦滅族,直接導致在外作戰的貳師將軍李廣利投降了匈奴,從而也使昌邑王劉博失去了繼位的可能。最終,武帝也只能選擇讓霍光效周公,立年僅8歲的劉弗陵為繼位人。
評價:劉弗陵是一代明君
昭帝即位之初,還是個孩子,他的一些政策主要是輔政大臣霍光等醞釀支持的,主要有如下幾點:
1、輕徭薄賦。史載昭帝即位后,就關心農民而“親耕籍田”,巡視全國考察吏治、減免徭賦,后不斷減免農民的負擔,為解決“谷賤傷農”,出臺了“以菽粟當賦”,使農業生產得到恢復。
2、發展鹽鐵會議成果;艄、桑弘羊輔政,因意見不同,有了著名的“鹽鐵會議”,之后“與民休息”的方針政策得到實施,這也是昭帝在位時的關系政局走向的大事,促進了社會進步和生產發展。
3、舉賢良文學。前82年,發詔書舉賢良文學,充實了漢朝政治經濟教育外交等人才的儲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56022.html
相關閱讀: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