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昭帝、漢宣帝治理下,大漢出現了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吏稱其職,民安其業”的景象,甚至還有史家說,宣帝統治時期是漢朝武力最強盛、經濟最繁榮的時候。史書對漢宣帝大加贊賞,曰:“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清,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于太宗(漢文帝)之時!薄靶⑿危刨p必罰,文治武功,可謂中興”。他與前任漢昭帝劉弗陵一道,又被稱為“昭宣中興”。(史書上只有宣帝中興,而昭宣中興是在2001年由現代學者提出,目的是為了很好劃分漢武帝時期與漢宣帝時期,而且這個說法在史學界頗有爭議。)
漢宣帝劉詢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彪炳史冊,為中華民族(尤其是漢民族)的中興、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以制定廟號、謚號極其嚴格著稱的西漢歷史中,中宗宣帝劉詢是四位擁有正式廟號的皇帝之一(另三位是太祖高帝劉邦、太宗文帝劉恒、世宗武帝劉徹,皆是一代英主),可見其功德之高。
《漢書》對漢宣帝贊曰:孝宣之治,信賞必罰,綜核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間鮮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稱其職,民安其業也。遭值匈奴乖亂,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單于慕義,稽首稱?。功光祖宗,業垂后嗣,可謂中興,侔德殷宗、周宣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57937.html
相關閱讀: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