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本網從9月10日起,推出“1949·舊聞新解”系列報道,通過親歷者的回憶,重溫新中國成立前后的重大新聞事件,解讀1949年這個中國歷史上不平凡的年份。
。ǎ保梗矗鼓昱f聞:新華社平津前線十五日下午三時急電人民解放軍今日下午一時半完全占領華北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天津,守敵全部被殲……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被生俘。市民對于天津的迅速解放,極為歡欣……)
親歷者說:
“陳長捷被俘后見到我們的隨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沒想到貴軍之神速。”李中權說。
今年96歲的李中權,是天津戰役的親歷者。當年,他是東北野戰軍九縱的政治委員。
這“沒想到”的“神速”當指兩樣:一是李中權所在的東北野戰軍“一步不停地于解放沈陽后長驅入關,且率80萬人之多”。二是在戰前被夸耀“固若金湯”的天津城,解放軍僅用29個小時就攻下來了。
在戰前,陳長捷這位“天津警備司令部司令”曾與他的上司——“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有過一致的判斷:從軍隊常情、戰爭史實看,剛剛打完遼沈戰役的東北野戰軍,至少要經過3個月的休整才會入關作戰。為此,他們把“下一場大會戰”的時間,定到了“明春化凍以后”。
不曾料想,遼沈戰役后僅過半個月,東北野戰軍就結束休整,秘密開赴平津戰場。
“提前入關,就是要協同華北野戰軍殲滅傅作義主力,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不給他南下支援長江防線、或西退綏遠老巢的機會,盡快完成東北與華北的統一。”李中權回憶。
這一邊,為迷惑敵人,東北的報紙、電臺還在大量播發東野主力在各地的慶功、祝捷、練兵等消息;那一邊,各路部隊已繞開山海關,從熱河出冀東,夜行曉宿,疾赴平津。
李中權所在的九縱半個月內行程1400里,到達冀東遷安縣后,又以每天100里的速度趕向蘆臺、塘沽,切斷天津與塘沽之間的聯系。
“10天,我們殲敵9700多人,繳獲了大批物資,還有1架飛機。”李中權說。
東北、華北野戰軍把傅作義幾個王牌部隊分割包圍在張平、平津線上,實施各個殲滅,到1948年底,傅作義在華北的嫡系主力喪失殆盡。“這是毛主席訂的連環計,叫‘先打蛇尾,再打蛇頭’!”李中權說。
。保梗矗鼓暝Y介石發表了一篇有氣無力的“元旦公告”:要“建設起一個完整無比的三民主義的富強康樂的新國家”。與此同時,毛澤東發表新年獻辭:將革命進行到底!
編者按: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本網從9月10日起,推出“1949·舊聞新解”系列報道,通過親歷者的回憶,重溫新中國成立前后的重大新聞事件,解讀1949年這個中國歷史上不平凡的年份。
。ǎ保梗矗鼓昱f聞:新華社平津前線十五日下午三時急電人民解放軍今日下午一時半完全占領華北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天津,守敵全部被殲……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被生俘。市民對于天津的迅速解放,極為歡欣……)
親歷者說:
“陳長捷被俘后見到我們的隨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沒想到貴軍之神速。”李中權說。
今年96歲的李中權,是天津戰役的親歷者。當年,他是東北野戰軍九縱的政治委員。
這“沒想到”的“神速”當指兩樣:一是李中權所在的東北野戰軍“一步不停地于解放沈陽后長驅入關,且率80萬人之多”。二是在戰前被夸耀“固若金湯”的天津城,解放軍僅用29個小時就攻下來了。
在戰前,陳長捷這位“天津警備司令部司令”曾與他的上司——“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有過一致的判斷:從軍隊常情、戰爭史實看,剛剛打完遼沈戰役的東北野戰軍,至少要經過3個月的休整才會入關作戰。為此,他們把“下一場大會戰”的時間,定到了“明春化凍以后”。
不曾料想,遼沈戰役后僅過半個月,東北野戰軍就結束休整,秘密開赴平津戰場。
“提前入關,就是要協同華北野戰軍殲滅傅作義主力,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不給他南下支援長江防線、或西退綏遠老巢的機會,盡快完成東北與華北的統一。”李中權回憶。
這一邊,為迷惑敵人,東北的報紙、電臺還在大量播發東野主力在各地的慶功、祝捷、練兵等消息;那一邊,各路部隊已繞開山海關,從熱河出冀東,夜行曉宿,疾赴平津。
李中權所在的九縱半個月內行程1400里,到達冀東遷安縣后,又以每天100里的速度趕向蘆臺、塘沽,切斷天津與塘沽之間的聯系。
“10天,我們殲敵9700多人,繳獲了大批物資,還有1架飛機。”李中權說。
東北、華北野戰軍把傅作義幾個王牌部隊分割包圍在張平、平津線上,實施各個殲滅,到1948年底,傅作義在華北的嫡系主力喪失殆盡。“這是毛主席訂的連環計,叫‘先打蛇尾,再打蛇頭’!”李中權說。
。保梗矗鼓暝,蔣介石發表了一篇有氣無力的“元旦公告”:要“建設起一個完整無比的三民主義的富強康樂的新國家”。與此同時,毛澤東發表新年獻辭:將革命進行到底!
。痹拢瑬|北野戰軍集中5個縱隊、22個師共34萬人合圍天津,參謀長劉亞樓任前線總指揮,一場大戰即將打響。
“這是一場攻堅戰。”李中權說,“陳長捷在城防上做了充分的準備,把天津城修成了一個‘大碉堡’。”
為掃清射界,陳長捷下令把外圍防御陣地前1000米以內的樹林、房屋全部燒毀,埋設了4萬顆地雷;把運河水引入3米多深的護城河;城墻上遍布電網、鐵絲網,每隔30米就有一個碉堡,城垣后面是星羅棋布的縱深地堡群;市內的主要馬路、胡同路口還修筑了380多個大型碉堡……固防后的天津,陳長捷用了4個字來形容:固若金湯。
“華北‘剿總’副總司令鄧寶珊代表傅作義跟我們談判時說:解放軍半年也打不下天津。”李中權說。
當時,中央軍委給出的破城時限是3天,林彪定限48小時,劉亞樓滿有把握:30個小時內保證把天津城拿下。
“我軍歷來講:不打無把握之仗,不打無準備之仗。敢說30個小時打下天津,因為我們也做了充分的準備。”李中權說。
攻城部隊集結了1300多門火炮,在天津城墻下挖了縱橫交錯的交通壕,修建了1100多個掩體,還用蘆葦扎成了簡易的浮橋,用以通過護城河。
1月14日10時,彌漫在天津城上空的濃霧逐漸散去,隨著3顆綠色的信號彈騰空而起,總攻打響了。
上千門火炮怒吼著向城墻轟去,鐵絲網、鹿砦被炸得亂飛,被引爆的地雷一連串地爆炸,隨即,爆破隊在火力掩護下沖向障礙區,主攻部隊像潮水一般涌向城墻……
“部隊從東、西、南三個方向猛攻。”李中權說,“作戰方針叫‘東西對進、攔腰斬斷,先南后北、先分割后圍殲、先吃肉后啃骨頭’。”
李中權所率領的九縱擔負城南的攻城任務,擔當突擊隊的兩個團相繼向護城河撲去。守敵在地堡中瘋狂射擊,并使用了大量燃燒彈。突擊隊員一排排地倒下,又有更多的戰士冒死沖向城墻,突破口越撕越大,到15日凌晨1時,津南城防被徹底攻破。
進入市區后,部隊更加勢如破竹,被打退的敵人落荒而逃。“一路上,到處都聽見我軍戰士在喊抓俘虜。”李中權回憶道。
15日中午,東、西、南三路大軍在耀華中學會師,“天津警備司令部司令”陳長捷在指揮所地下室被俘。至15時,天津戰役勝利結束。
“這時,離總攻發起的時間,才29小時。”李中權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57940.html
相關閱讀: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