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國218年的歷史上,“大契丹”與“大遼”兩個國號是交替使用的。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時,契丹僅僅控有塞北地區,故其國號為“大契丹”。938年,后晉割讓燕云十六州給契丹,于是遼太宗為這一新納入的版圖創立一新的國號??大遼。947年,遼滅后晉,遼太宗將晉改為“大遼”,把大遼這塊漢地的國號擴展到中原。但太宗北歸后,中原旋即易主,此后大遼國號仍只用于燕云漢地。于此同時,在長城以北的契丹本土仍繼續采用“大契丹”為國號。遼圣宗時,國號仍為“大契丹”。但到了遼道宗朝,公元1006年,復改“大契丹”為“大遼”。
不過,《遼史》絲毫未記載歷次改國號之事,這是非常罕見的一種現象,在中國史書中是絕無僅有的。清朝學者屢屢指責《遼史》太過疏漏,如錢大昕云:“按遼自太宗建國號大遼;至圣宗統和元年,去遼號,仍稱大契丹;道宗咸雍二年,復稱大遼。《遼史》中皆沒而不書!瘪T家?先生認為,《遼史》的編纂者沒有記載歷次國號的變更情況,也許是他們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問題是,統治政權定立國號是一個非常莊重、神圣的事件,乃是本身的政治文化標識,宣示新政權的政治合法性。而遼統治者卻三番五次地更改國號,意欲何為?當時的歷史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
2002年2月,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寶力罕吐鄉出土了漢字蕭興言墓志銘和契丹大字永寧郡公主墓志銘!堆嗑⿲W報》發表了劉鳳翥、唐彩蘭的《遼“蕭興言墓志”和“永寧郡公主墓志”考釋》。此文考釋出契丹大字中的“大中央哈喇契丹國”等詞語和詞組。據劉鳳翥考證,音譯的“哈喇”應意譯為“遼”。
在中外歷史上,不論哪一個國家,它的“國號”都有一定的來歷和特殊的涵義。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契丹人創建的遼朝,更改國號很頻繁。它用過的“國號”有“大遼”和“大契丹”,這兩個“國號”有什么特殊的來歷和涵義呢?由于史料的限制和語言文字的隔閡,各家推測不一,意見紛紛。總的來說,人們多在語言文字的“對音”與語義上做文章。
因水說。《三朝北盟會編》說:“阿祿阻,女真語金也。以其水產金而名之曰大金,猶遼人以遼水名國也!鳖愃频挠涊d還有:“愛新,女真語金也,以其水生金而名之,猶遼以遼水名國也。”(《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這里皆主張“大遼”國號是因遼水而得名的,有人指出,遼水之遼,不是漢語,而是鮮卑語!斑|”是鮮卑語饒樂訛變而來的。遼圣宗改國號為遼時,已不知遼的語源了。
鑌鐵說。《金史.太祖本紀》載:“上曰“遼以鑌鐵為號,取其堅也。鑌鐵雖堅,終亦變壞;惟金不變不壞。金之色白,完顏部色尚白。”于是國號大金,改元收國。”這里通過金太祖之口道出了“遼以鑌鐵為號”的原委。但“鑌鐵”的語義究竟與“遼”相對,還是與“契丹”相當?人們各執一詞!睹晒庞文劣洝分^:契丹建國號曰“遼”,譯言鑌鐵,蓋《爾雅》“白金美者謂之鐐。”此以“遼”對“鑌鐵”,并以“鐐”代“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57943.html
相關閱讀: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