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明朝東南倭亂 倭寇中到底有多少中國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明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這個問題,在明代史料當中,其實是清晰的。官修《明史?日本傳》里說:“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者十之七”!都尉笇嶄洝防镆舱f:“蓋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國叛逆居十七也!边@是嘉靖時代關于“倭寇”的官方說法??倭人占十分之三,中國人占十分之七,倭人占主導地位。

  內部奏折中的說法,略有不同。南京湖廣道御史屠中律,曾對皇帝說:倭患的起源,是沿!凹槊瘛毕胍钭魃,雖稱倭寇,“其實多編戶之齊民也”。參與剿倭的將領王?,也向皇帝報告:據他調查,“倭寇”頭領約有百余人,其中“雄狡著名”者,都是本國之人,如“徽州王五峰(王直)、徐碧溪、徐明山,寧波毛海峰、徐元亮,漳州沈南山、李華山,泉州洪朝堅”等。另一剿倭名將胡宗憲,根據實際調查,編寫了一本《籌海圖編》,其中列出十四股勢力最大的“倭寇”,其頭目同樣全部是中國人。也就是說,在所謂的“倭寇”內部,中國人不但在人數上占了絕對優勢,也同時牢牢把握著領導權。

  事實上,“倭寇”這種稱呼,在嘉靖年間已經產生了不小的爭議。身處抗倭第一線的基層將領萬表,就對從地方到中央都在“混言倭寇”的做法非常不滿,萬表說:海賊大頭目王直、徐碧溪的親屬子侄,都住在杭州等地,逍遙法外;王直等賊寇四處荼毒生靈,地方官卻每每上報說是“倭寇”進犯,真是自欺欺人。浙江慈溪知縣薛應?也說:稱呼海賊為“倭寇”,是中了海賊之計。海賊中雖有倭人,但“主謀響導”者仍是“中國之賊”,這些人假冒倭寇,藏匿身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親戚族人不受牽連。

  表中倭寇名錄,出自陳懋恒《明代倭寇考略》。該書匯集數十種史料與地方志而成,對倭寇資料的整理頗為全面。由表中可知,“倭寇”中的主要頭目,清一色都是中國人,次要頭目中,日本人所占據的比例也不高

  表中倭寇名錄,出自陳懋恒《明代倭寇考略》。該書匯集數十種史料與地方志而成,對倭寇資料的整理頗為全面。由表中可知,“倭寇”中的主要頭目,清一色都是中國人,次要頭目中,日本人所占據的比例也不高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以中國人為主體的“倭寇”,與明代嚴厲的海禁政策有很大關系,其中,1529年停止中日貿易,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政策節點,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倭患”愈演愈烈。對此,嘉靖朝官員唐樞,有一句很精辟的總結:“寇與商,同是人也。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

  因為有這種背景,“倭寇”的行為就常常顯出一種復雜性。譬如,大頭目王直,在地方政府默許其對日通商時,曾一度積極參與抓捕真倭寇;而當地方政府改變態度后,王直又轉做海賊,招募日本浪人打出了“倭寇”的旗幟。民心也同樣游移不定。萬表感慨:杭州的店家,明知對方是海賊,仍然“任其堆貨,且為打點護送”;地方百姓,對待賊寇,也“或送鮮貨,或饋酒米,或獻子女,絡繹不絕”;時人記載,漳州一帶的假“倭寇”回鄉,“皆云做客回,鄰居皆來相賀”。南京刑部尚書王世貞的說法最夸張:“自節帥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除了督撫將帥,所有人都是賊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88101.html

相關閱讀: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李之藻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明朝人的性觀念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