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版《西游記》(資料圖)
令人拍案的是,在現實世界里,竟然也發生過類似石猴被壓的事情!段饔斡洝烦蓵诿鞒@樁奇事也發生在明朝,主角是一個叫陳諤的朝廷命官。
陳諤,字克忠,番禺(今廣州市番禺區)人,《明史》卷162有傳。永樂年間,他以鄉舉入太學,授官為刑科給事中(六科給事中與御史統稱為言官,主要“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頒之;有失,封還執奏。凡內外所上章疏下,分類抄出,參署付部,駁正其違誤!睹魇贰ぢ毠偃罚_@個人天生就是一個做言官的材料,特別剛直,對被檢舉的官員私毫不留情面。陳諤還有一個特點:每當奏報時,聲高氣足,洪亮如鐘;实墼浵铝铕I他幾天,但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無奈之下,皇帝嘆其天性,稱其為“大聲秀才”。
餓他幾天,他也不懼。對百官,交章彈劾依然無所顧忌;對皇上,諫諍封駁仍然亢直激烈。有一次因為言事違背上意,永樂皇帝詔令將他“坎瘞奉天門,露其首”!翱帛帯保枪糯屑赖囟Y時用來掩埋牲畜和玉帛的坑穴。就是說,皇帝命人把他埋在奉天門外,只露個頭,情形很像孫悟空被壓五行山:“口能言,身不能動”!
孫悟空是神仙,被壓五百年而不死,但陳諤乃一凡人。正常情況下,一個人不吃不喝最多也就堅持幾天的時間,而陳諤不光是不吃不喝,還被埋于坑內,“口能言,身不能動”,這種情況下能活幾天?——陳諤堅持了一個星期:“七日不死”。
陳諤的體質很好。⊥瑫r也說明他的意志十分堅強。七日不死,皇帝認為是天意,“赦出還職”。餓過了,埋過了,陳諤總該長點記性了吧?沒有。不久他再次惹怒了皇上。這次皇帝沒有餓他也沒有埋他,而是罰他修理象房。類似的事,換作別人,肯定是出錢雇人。而陳諤一貧如洗,只能自己親自干。還好,在他干活的當兒,皇帝碰巧路過,“憐之,命復官”。
陳諤后來官至順天府尹,又歷任湖廣按察使、山西按察使(均為正三品)。期間又“坐事落職”。仁宗即位,遇大赦,本該官復原職,但仁宗忌其過去在湖廣任上經常揭發楚王(楚昭王朱楨,朱元璋第六子,仁宗的叔父)的問題,將其降職為海鹽知縣(正七品)。之后他又到一個王府任過長史(正五品),宣德三年在鎮江同知(從四品)的職位上致仕。
對比一下,陳諤的結果就不如孫悟空了。孫悟空歷盡千辛萬苦,終成正果;而陳諤德才兼備,最終卻沒有從廟堂之上離休,而是退于江湖之遠。是喜是悲?
悲,在所難免。讀明初許多官員的故事,籠罩于人的往往是一種悲涼。但也有喜,在明初皇權的高壓之下,像陳諤那般性格的人,能有善終算是奇跡了。
后世對于陳諤,更多的是嘆惜。明末人談遷曾引用別人的話評之曰:“陳公之鯁直,九死不移,宜其簡在帝心,徒以執政不悅而竟不果召。惜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88107.html
相關閱讀: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明朝人的性觀念
李之藻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