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接過密信仔細看,信中寫道:郭知府領了官憑(委任狀)來安徽池州上任,半路上被一伙強盜攔劫。家口60多人都被強盜殺害,只留下了郭知府的妻子和一個小兒子。強盜頭目就拿著郭知府的官憑冒名頂替來池州府上任。
本文摘自:《羊城晚報》2015年12月23日B04版,作者:李玉林,原題為:《清版“蔣錦輝案”》
據報道,近日廣州警方搗毀一黑惡犯罪集團,其中涉案人員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市頭村村長蔣錦輝居然是黑社會大佬,涉及69宗黑惡刑事案件。在清朝康熙年間的安徽池州府,也出現過類似的事,這事記載在《清朝野史大觀》中。
能干知府
清康熙初年(1669年),安徽池州府來了位姓郭的知府大人,他叫郭世純,泉州晉江人,明崇禎乙卯(1639年)舉人,清順治乙未(1655年)進士。
郭世純出生官宦世家,自身本是京官,由部郎出任池州四品知府。
郭知府把池州治理得井井有條,訓起話、辦起事情來頭頭是道,到任以后,許多歷年積下來的陳案,他都審問得一清二楚,轄區下沒有惡性案件發生,百業興旺發達,人民安居樂業。年終考核的時候,上級評價他“政理嚴明,奸吏憚之”。由于他精明能干,所以上至安徽巡撫、布政使、按察使,下至縣官衙吏,都對他愛護尊重。
不交錢糧
只是,官府征收的錢糧,他總是不肯解省,這事引起了布政使的懷疑。布政使特地派人將郭知府請到省城詢問此事。郭知府解釋說,征收的錢糧都存在池州府庫,只是這錢糧重事,他不放心讓別人辦,打算等征收齊后,由他自己親自押解來省,如不放心,可派人來查。
于是布政使就派了一名精明的衙吏,跟隨郭知府一道到池州,仔細查看府庫。果見府庫里銀兩一封封整整齊齊地堆在那里,足有好幾萬兩,銀庫內堆得滿滿的。衙吏回到安慶城中向布政使一一稟報,布政使大喜,認為郭知府為人老成持重,辦事穩妥,實在是難得的人才。
真相暴露
一天,一閩南農民來到安徽布政使處告狀,他說自己是真正的郭知府的妻兄,其妹夫去年到池州上任,一直沒有寫信回家。村里鄉親來池州探訪妹夫后也都杳無音信。全村人都產生了懷疑,是以要他親來探訪。誰知他到了池州,在大街上見到轎中坐著的知府卻不是其妹夫,心里十分狐疑,就扮成乞丐進府衙乞討,和府衙的人混熟了,又幫府衙廚房挑水,這才見到了妹妹。妹妹見了他不敢招呼,只約第三天再見。見面后,妹妹悄悄交與他一封密信。
那農民從懷中取出密信,呈與布政使。布政使接過密信仔細看,信中寫道:郭知府領了官憑(委任狀)來安徽池州上任,半路上被一伙強盜攔劫。家口60多人都被強盜殺害,只留下了郭知府的妻子和一個小兒子。強盜頭目就拿著郭知府的官憑冒名頂替來池州府上任。來探望郭知府的親友都被殺死在府衙內。強盜之所以錢糧不肯解省,是要等到錢糧銀子全部收齊后,好帶著這批銀子遠走高飛。布政使看完密信,驚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一網打盡
幾天后,安徽按察使派了一名官員從安慶渡江來到池州府衙,找知府商議,請他派人幫助布政使到各縣核算錢糧,每縣兩人,知府應允了。
人派出后的一天,巡撫又派人渡江至池州府,請知府至安慶城省府議事。知府一到撫院衙門,便被幾名彪形大漢逮捕。池州府派往各縣的人,同時被各縣逮捕。這一伙30多名強盜被一網打盡。檢查池州府庫,已征收錢糧銀8萬兩,強盜們打算在征收10萬兩銀子后,便遠走高飛,若稍遲幾天,他們便要溜走了。
后這個行政能力與心理素質都很強的大盜及其同黨全部被處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94249.html
相關閱讀: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