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弁服
明初,皇帝行親征遣將禮及?祭時服武弁。《明實錄》中記載:“洪武元年……歷考舊章,定為親征遣將諸禮儀奏上,詔并從之……皇帝親征告祭天地廟社儀:前期,擇日祭告天地、宗廟、大社,皇帝服武弁……”但武弁服的詳細制度并沒有留下記載。
嘉靖六年,明世宗翻閱《會典》后,詢問輔臣武弁服形制,楊一清在回奏中只說:“武弁之制,則?韋也,結五彩玉為飾。”到嘉靖八年,世宗又對張璁說:“武弁服斯乃一代之制,不可不備,今當重校《會典》之時,宜制而增入!庇谑菑堣邎D呈上,在與世宗進行了反復討論后,確定了最終方案。
武弁:赤色,上部尖銳,弁身作十二縫,綴五彩玉珠,落落如星狀;?(mèi)衣、?裳、??(gé):都用赤色,形制與其他禮服相同;佩、綬、革帶:與其他禮服所用相同,佩、綬及??,都懸掛于革帶;舄:與裳色相同;玉圭:與冕服所用鎮圭形制相同,但尺寸略小,玉圭上刻篆文“討罪安民”四字。武弁服不用大帶。
《大明會典》武弁服插圖
明代皇帝武弁服示意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296135.html
相關閱讀:明朝人的性觀念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李之藻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