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唐代的奇葩稱呼-太監稱皇帝-大家- -哥哥-指父親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武媚娘傳奇》復播后仍然話題不斷,滿屏爆乳統統被修改,一到近景鏡頭,娘娘們就慘變“大頭貼”,脖子以下都不見了。盡管如此,大家對這部電視劇熱情仍然不減,畢竟,“武媚娘”不是光靠胸!后宮女子們下毒、嫁禍、勾心斗角的劇情也會引發人們對那段真實歷史的思考。比如,皇上后宮佳麗三千怎樣做到雨露均沾?太監為什么稱皇帝為“大家”?別以為看了《武媚娘傳奇》你就懂了武則天,記者帶你穿越回唐朝一探歷史真相!

  問題1 “武才人”為何不如“鄭婕妤”?唐朝后宮品秩怎么區分?

  真相:婕妤正三品,才人只有正五品,自然會被鄙視嘍。

  《武媚娘傳奇》中初入宮的少女被封為才人,鄭婉言、徐慧被皇上召幸之后晉升為婕妤,百般得意。如果不懂得這些品級還怎么看她們斗下去?

  唐朝的后妃等級制度在《周官》中記載最為詳盡,唐建國之初,參照隋朝舊制,皇后以外另設四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還有六尚各司,分管宮內車馬服飾。武媚娘在李世民期間一直都只是個low咖小才人,皇后不在了,論分位韋貴妃是后妃中絕對的老大。

  唐朝后宮女子的來源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禮聘,這種方式是需要拼爹的。第二種是采選,唐代宮廷定期向民間采選良家女入宮。其余兩種是醉心仕途官員的進獻和獲罪官員的女兒,武則天的左膀右臂上官婉兒就是這樣進入深宮的。

  問題2 《武媚娘傳奇》中,女星們都是錐子臉,這符合唐代審美觀嗎?

  真相:比起錐子臉,唐代人更喜歡大紅臉哦。

  在電視劇中,上到嬪妃下至宮女的肌膚都十分白嫩。但現實中,卻是以紅臉蛋為美,她們的胭脂涂抹得很厚。據史書記載,楊貴妃到了夏天所流的汗都是紅色的。但這還不算是最夸張的,還有更“放肆”的小女,王建在《宮詞》中曾描寫過這樣一個宮女:“金盆水里潑紅泥”她在洗漱完畢之后,臉盆中的水就像多了一層紅色的泥漿。

  唐朝女子的妝容也別出心裁,與現代的審美極為不同。當時,正確的上裝順序是:敷鉛粉?抹胭脂?畫黛眉?貼花鈿?描斜紅?涂唇脂。當時流行的眉毛也不是現在的減齡一字眉,而是將眉毛畫的短而闊,略成八字。

  在發型方面,后宮囂張的韋貴妃的發髻最高,唐代婦女流行高髻,也是身份的象征,在當時是沒有劉海的,所以鄭婉言未入宮之前的劉海是不符合實際的。

  問題3 《武媚娘傳奇》中,皇上的貼身太監稱其為“大家”,這科學嗎?

  真相:在唐代,“大家”不僅用來稱呼皇上,也可以用來稱呼婆婆。

  《武媚娘傳奇》中,皇上的貼身太監稱其為“大家”,這種叫法在之前并不多見。事實上,這是很恰當的!盎噬稀痹谔拼坪踔皇且粋書面用語,“萬歲”則是群眾情緒激動時給皇帝拍馬屁用的。比較流行的當面稱呼是“圣人”、“主上”、“陛下”,“大家”則是皇上近身人的叫法,大臣們一般不用。有趣的是唐代女子稱呼其婆婆亦為“大家”。

  該劇里還出現了一個平時不多見的稱呼:“御妻”。御妻就是帝王之妻,又稱“御女”、“女御”!抖Y記?昏義》:“古者,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正六品為寶林,正七品為御女,正八品為彩女,這三個品級的人數均為二十七人,合稱八十一御妻!

  唐朝的稱呼和現在有很多不同,如果你有幸穿越到唐朝,哥哥、爺爺、父親,這三個稱呼會讓你傻傻分不清楚。在唐朝,“哥哥”既指父親又指兄長。對父親,最流行的稱呼是“耶耶”(爺爺)、阿耶(阿爺)、父母合稱“耶(爺)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06304.html

相關閱讀: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