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旦旦上朝,以議時事,前共籌懷,然后奏聞”。古代在皇宮里供職的官員每天都要參加朝會,也就得“上朝”。朝會區分為大朝和常朝等。如果君主生病或怠政,也就有了“從此君王不早朝”之說。
止車門與下馬碑
齊如山先生《北平懷舊》中,有一章節提到清朝官員上朝的情形。說皇帝每日凌晨三點上朝辦公,召見的第一撥兒人是軍機大臣,名曰“叫起兒”。第一起后,才召見其它的大臣。所有官員都在宣武門外,每天夜間起來進前門上朝,因此夜間一點鐘前門就打開了,其它的門則天亮才開。王公親貴由神武門進宮,其余各官員都由東華門進出,東華門外有標準性建筑物“下馬碑”,上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
到帝王大門口,乘轎者下轎,騎馬者下馬,這是規矩,不可冒犯。《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也有記載:“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止車門,皇宮的外門。百官上朝,至此停車,步行進宮!稌x書·石勒載記》:“勒宮殿及諸門始就,制法令甚嚴,諱胡尤峻。有醉胡乘馬突入止車門,勒大怒,謂宮門小執法馮翥曰:‘夫人君為令,尚望威行天下,況宮闕之間乎!向馳馬入門為是何人,而不彈白邪?’翥惶懼忘諱,對曰:‘向有醉胡乘馬弛入,甚呵御之,而不可與語!招υ唬骸苏噪y與言!遍L達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對這樣犯門禁恕而不罪的例子很少。自立為帝的石勒,當時不過是為了提高羯人的社會地位而已。
至于下馬碑,在現今的北京故宮東華門外還可見到!睹鲿洹氛f,“官員人等至皇城四門下馬牌邊橫過俱下馬“。下馬牌即下馬碑。
皇城里的下馬碑一般不止一處!皷|華門,門下有下馬牌石,紫禁城之東門也”;“西華門,門外有下馬牌石,紫禁城之西門也”;“門外有下馬牌石,即紫禁城北門也“,即神武門。下馬牌石各一,可把皇宮的各個入口都把住。根據這些下馬碑,可標示出皇城的大致范圍。
但也有人可享受下馬碑處不下馬的禮遇。譬如官員中的年高者,經過特賞可騎馬或坐椅轎,叫“賞朝馬”。“宋葉夢得《石林燕語》云:‘慶歷初,呂許公在相位,以疾甚求罷,仁宗疑其辭疾,欲親視之,乃使乘馬至殿門,座椅子英王殿陛!
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話》則記載,大臣年六十五歲以上,可騎馬入紫禁城者,先列名俱奏。準騎者由東華門入至箭亭下馬,由西華門入至內務府總管衙門前下馬。清王世禎《分甘余話側記:“大內南書房在干清門內西廊下,內直翰林官居之,其出入皆奉旨由某門侍衛某人導引伴送。壬戌后,特旨內直官許于禁中乘馬至所出入之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20020.html
相關閱讀: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