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遇刺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清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清朝末年刺殺案件及其多,細梳理之下會發現,按照刺殺者的動機分類,革命者的刺殺案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的典型就是之前提到的史堅如刺殺德壽案,史堅如是為了響應惠州起義,擾亂清朝的指揮系統,分散清政府的軍事力量,將小規模的“配合性”起義改為刺殺,的確起到了一定效果。這種暗殺,可以稱之為“輔助起義型”刺殺案。
  
  第二類的典型就是馬上要講到的,革命黨人和革命志士為了革命,決心殺身成仁以喚醒國人而進行的暗殺活動。他們希望自己成為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國人,喚醒推翻舊制度的洪流,這種刺殺案可以稱之為“振奮人心型”刺殺案。
  
  本小節講的就是這“振奮人心型”刺殺案。
  
  出洋的五大臣迎來“開門紅”
  
  1905年9月24日上午,出洋考察的五大臣帶領大批參贊、隨員來到北京正陽門車站,準備乘火車離京啟行。車站內外,車水馬龍,崗哨密布,朝官貴戚前來送行。
  
  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是為立憲做準備。鎮國公載澤、戶部侍郎戴鴻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商部右丞紹英奉命分兩路出洋,載澤、徐世昌、紹英赴英、法、日本和比利時等國;戴鴻慈、端方赴美國、德國、意大利和奧地利。
  
  載澤等人登上火車之后,一位穿戴著無頂紅纓官服的年輕仆從從亂紛紛的送行人群中擠上了五大臣的包廂。
  
  “你是哪位大人的隨從?”包廂門口的衛兵警覺地問。
  
  “澤公爺府里的。”
  
  “怎么以前沒有見過你呀?”衛兵越發覺得此人面生。
  
  “新進府的!”
  
  年輕人想快速擠進車廂,引起了衛兵的懷疑,幾個人上來擋住他搜查。年輕人邊擠邊把手伸進衣服里,抓住了自制的撞針式炸彈。
  
  這時,正好火車頭與車廂接軸,車身被撞得猛然后退,車上人隨之搖晃,年輕人手中的炸彈未及掏出就已自動引爆,“轟隆”一聲巨響,年輕人連同緊挨著他的3人被當場炸死,多人被炸傷。五大臣驚慌失色,但因相距較遠,并無生命之憂,載澤和紹英受了點輕傷,徐世昌的官帽及官靴被彈片炸破,在衛士的護衛下匆匆逃離火車站,這就是清末著名的“五大臣被炸案”。[2]
  
  英雄出少年
  
  天子腳下的北京城,朝廷命官竟然被炸,可謂是震驚朝野。慈禧太后聞訊后急令京城戒嚴,追查行刺之人及其黨羽。由于刺客的下半身已炸爛,腸腹迸裂,手足皆飛,面孔血肉模糊,已難辨認,刺客的骨骸陳列多天也不見人來認領,血濺五大臣案陷入了撲朔迷離之中。后來,清廷的偵探史某偶到桐城會館,才得知這件震動全國的謀刺案的發難者是秘密革命組織“少年中國強學會”的吳樾。
  
  吳樾,字孟俠,安徽桐城人,保定高等師范學堂學生。吳家是桐城大族,父親由官入商,結交的多是官僚、幕客。
  
  吳樾早年曾應科舉,庚子事變之后,對清政府失望透底,因愛國而主張改革,由贊成立憲轉而擁護革命,他認為“排滿之道有二:一曰暗殺,一曰革命。暗殺為因,革命為果。暗殺雖個人而可為,革命非群力即不效。今日之時代,非革命之時代,實暗殺之時代也。”[3]
  
  他認為鐵良是將來滅亡漢族的巨魁,一心先刺殺鐵良。楊篤生帶來炸彈讓吳樾看,經過試驗,性能良好,吳樾喜出望外。當時正好是清政府選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他認為立憲騙局施行,必將阻礙革命,便決定采取刺殺行動。事前,他寫了《意見書》,指斥清廷立憲是“假文明之名,行野蠻之實”。吳樾時年僅27歲。
  
  1904年秋,革命黨人楊守仁從北京秘密到保定幫助吳越成立革命組織,兩人在兩江公學翠竹軒刺血盟誓,成立了暗殺團。
  
  確定了從事暗殺活動,吳樾就準備隨時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1905年春,吳樾草擬了一篇1萬余字的遺書,其中包括《暗殺主義》、《復仇主義》、《革命主義》、《與妻書》等12篇,表達了他決心犧牲自我,以身報國的耿耿丹心。
  
  烈士鮮血猶未冷
  
  吳樾敢說敢做,毅然用炸彈炸五大臣,揭穿清政府所謂“預備立憲”的虎皮,雖然沒有取得成功,但這個被稱為“擲向清廷第一彈”的大案,在天子腳下、京師重地發生的爆炸事件,使清廷要人喪魂失魄,同時也極大地鼓舞了革命志士的斗志,從此革命熱潮,風起云涌,不可遏制。
  
  自吳樾死后,很多青年革命志士仰慕吳樾大名,盛贊其義舉,步其后塵者越來越多,同時這種人相比較于空談革命者,更為激烈,越殺越多,對辛亥革命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吳樾的血肉之軀并沒能阻止清廷大臣出洋考察憲政,12月,新任命的五大臣又先后踏上了旅途;不出所料,“預備立憲”只是清政府蒙蔽群眾的權宜之計,出洋考察也沒能挽救清王朝傾覆的命運,在隨后的幾年里,暗殺此起彼伏,革命形勢風起云涌,在腥風血雨中,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誕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28380.html

相關閱讀: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