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萬歷皇帝大婚之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明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578年皇帝的大婚,并不是什么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當時皇帝年僅十四,皇后年僅十三;屎笸跏鲜瞧矫竦呐畠,萬歷和她結婚,完全是依從母后慈圣的愿望。她望孫心切,而且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屎笠唤泝粤,皇帝再冊立其他妃嬪即為合法,她們都可以為皇帝生兒育女。

王皇后是一個不幸的女性,后來被謚為孝端皇后。她享有宮廷內的一切尊榮,但是缺乏一個普通妻子可以得到的快樂。實際上,她只是一種制度的附件。按照傳統的習慣,她有義務或者說是權利侍候皇帝的嫡母仁圣太后,譬如扶持太后下轎;皇帝另娶妃嬪,她又要率領這些女人拜告祖廟。這種種禮節,她都能按部就班地照辦不誤,所以被稱為孝端。但是,她也留給人們以另一種記憶,即經常拷打宮女,并有很多人死于杖下。

萬歷并不只是對皇后沒有興趣,他對其他妃嬪也同樣沒有興趣。在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女人還要在幾年之后才與他邂逅相遇。這時,他感到空虛和煩躁。宮廷固然偉大,但是單調。即使有宮室的畫棟雕梁和其他豪華裝飾,紫禁城也無非是同一模式的再三再四的重復。每至一定的節令,成百成千的宦官宮女,把身上的皮裘換成綢緞,又換成輕紗;又按照時間表把花卉從暖房中取出,或者是把落葉打掃,御溝疏通,這一切都不能改變精神世界中的空虛和寂寞。在按著固定節奏流逝的時光之中,既缺乏動人心魄的事件,也缺乏令人企羨的奇遇。這種冷酷的氣氛籠罩一切,即使貴為天子,也很難有所改變。

大婚之后,年輕的皇帝脫離了太后的日夜監視。不久,他就發覺大婚這件事,在給予他以無聊的同時,也帶給了他打破這單調和空虛的絕好機會。他完全可能獲得一種比較有趣的生活。事情是這樣開始的。有一個名叫孫海的宦官,引導皇帝在皇城的別墅“西內”舉行了一次極盡歡樂的夜宴。這里有湖泊、石橋、寶塔,風景宜人,喇嘛寺旁所蓄養的上千只白鶴點綴其間,使得在圣賢經傳的教條之中和太后的嚴格管教之下長大的皇帝恍如置身于蓬萊仙境。新的生活天地既經打開,萬歷皇帝更加厭倦紫禁城里的日月。在西內的夜游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身穿緊袖衣衫,腰懸寶刀,在群閹的簇擁之下,經常帶著酒意在園中橫沖直闖。1580年,萬歷已經十七歲,在一次夜宴上,他興高采烈地傳旨要兩個宮女歌唱新曲。宮女奏稱不會,皇帝立即龍顏大怒,說她們違抗圣旨,理應斬首。結果是截去了這兩名宮女的長發以象征斬首。當時還有隨從人員對皇帝的行動作了勸諫,此人也被拖出來責打一頓。全部經過有如一場鬧劇。

這一場鬧劇通過大伴馮保而為太后所知悉。太后以異常的悲痛責備自己沒有盡到對皇帝的督導教育,她脫去簪環,準備祭告祖廟,廢掉這個失德之君而代之以皇弟潞王。年輕的皇帝跪下懇請母后開恩。直至他跪了很久以后,太后才答應給他以自新的機會,并且吩咐他和張先生商量,訂出切實的改過方案。

元輔良師責令皇帝自己檢查過失。引導皇帝走上邪路的宦官被勒令向軍隊報到,聽候處理。經和馮保商議之后,張居正又大批斥退皇帝的近侍,特別是那些年輕的活躍分子。他還自告奮勇承擔了對皇帝私生活的照料,每天派遣四名翰林,在皇帝燕居時以經史文墨娛悅圣情。

但是不論張居正如何精明干練,皇帝私生活中有一條他是永遠無法干預的,這就是女色;蕦m里的幾千名宮女都歸皇帝一人私有,皇帝與她們中的任何一個發生關系都合理合法。作為法定的妻子,天子有皇后一人,經常有皇貴妃一人,還有數量更多的妃和嬪。有鑒于正德皇帝死而無后,朝廷內外都一致認為皇帝應該擁有許多妃嬪,以廣子嗣。萬歷一天而冊封九嬪,就得到過張居正的贊助。

大量的宮女都出身于北京及附近郊區的清白之家。經過多次的甄別與淘汰,入選者被女轎夫抬進宮門,從此就很難跨出宮門一步。這些女孩子的年齡在九歲至十四歲之間,她們的容貌和生活經常成為騷人墨客筆下的題材。其實以容貌而論,一般來說僅僅端正,驚人的美麗并不是選擇的標準。至于她們的生活,那確實是值得同情的;蕦m里真正的男人只有皇帝一個,得到皇帝垂青因而風云際會,像慈圣太后的經歷一樣,這種機會不是沒有,但畢竟是極為罕見的。絕大多數的宮女在使婢生涯中度過了青春,中年以后也許配給某個宦官作伴,

即所謂“答應”,也可能送到紫禁城的西北部養老打雜。經歷過這可悲可感的一生,最后老病而死,還不許家屬領取尸體。她們的尸體經過火化后,埋葬在沒有標記的墳墓里。

極為罕見的機會居然在1581年來到。這一年冬天,慈圣太后跟前的一個宮女偶然地被皇帝看中。這個年輕的宮女就是后來所稱的孝靖王娘娘,萬歷稱之為恭妃王氏。她在和萬歷發生關系以后不久就有了身孕。萬歷起初還不敢讓母后知道這件事,所以到1582年陽歷三月,他一日而娶九嬪的時候,她還不在其選。等到后來太后發現了這件事,不僅沒有發怒,反而因有了抱孫的機會而大為高興。王氏在七月被封為恭妃,八月生子,就完全合法。此子被命名為常洛,是萬歷的長子。當時宮廷內外喜氣洋洋,詔告全國減稅免刑,而且特派使節通知和本朝關系友好的朝鮮國王。但在各種正式文書之中,常洛的頭銜只是皇長子而不是太子。太子或任何“王”的頭銜必須經過正式的儀式鄭重冊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30246.html

相關閱讀: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李之藻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明朝人的性觀念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