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至于賜名“媚娘”一說,倒是在《新唐書武后傳》中有依據:“既見帝,賜號武媚”。不過黃樓認為,《新唐書》多小說家言,不太可信。“武媚娘,這曲子太俗,不太可能在宮中演奏。賜名不是亂來,很少給自己的妃子賜‘媚’字這種輕佻的字眼!
新年伊始,由范冰冰主演的古裝大劇《武媚娘傳奇》再度掀起熒幕熱潮。劇中的很多劇情,如李世民三妃斗智,武媚娘自稱“如意”等都是以往影視作品里所未見的。很多觀眾好奇:這些故事是有歷史依據的嗎?筆者就此采訪了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專攻唐史的教師黃樓。
“媚娘曲”太俗不太可能做賜名
《武媚娘傳奇》中,武則天初入宮時自稱“武如意”,字“武照”,后因在大朝會上用馬上射菊花的絕技獲得了李世民的贊賞,被賜名“媚娘”。
事實上,“武如意”這個名字是不見史載的。正史中明確記載的是武則天諱“?”,“武照”大概跟“如意”一樣,是編劇杜撰的。
而“武媚娘”這個名字在正史里也沒有直接記載。據黃樓分析:“很可能武則天的小名或者沒有發達前叫媚娘。”
《舊唐書》中有這么個故事:隋朝開皇末,有個叫唐令則的東宮屬官在太子楊勇舉辦的宴會上,自請彈奏琵琶,又歌《武媚娘》之曲。被人批評為“自比倡優,進淫聲穢視聽”。“這是隋末已有此曲的直接證據,而且屬于民間倡優靡靡之音!秉S樓說:“此外,在《資治通鑒》中也有‘則天皇后未受命天下歌?媚’的記載。唐人將之與武則天相聯系,武媚娘為武則天小名的可能性很大。”
至于賜名“媚娘”一說,倒是在《新唐書武后傳》中有依據:“既見帝,賜號武媚”。不過黃樓認為,《新唐書》多小說家言,不太可信!拔涿哪铮@曲子太俗,不太可能在宮中演奏。賜名不是亂來,很少給自己的妃子賜‘媚’字這種輕佻的字眼。”
韋貴妃家在唐朝排不上號
《武媚娘傳奇》中的韋貴妃,依仗家勢在宮中囂張跋扈,不僅是武媚娘在太宗朝時期的最主要敵人,連李世民對其都敢怒不敢言,甚至長孫無忌還都勸李世民要多去韋貴妃宮中坐坐。這可就是編劇為了營造劇情腦洞大開的產物了。
在歷史上,韋貴妃的第一任丈夫是隋代大將軍、戶部尚書李子雄之子李珉。隋朝末年李子雄隨楊玄感起兵謀反,兵敗后父子均被殺,而韋氏因是罪犯家屬,按律被充入宮中為宮婢。李淵在長安即位后李世民進封秦王,韋氏作為宮婢被分配到秦王府侍奉,貞觀元年四月一日冊拜貴妃。
在電視劇中,長孫皇后過世后,唐太宗的后宮由韋貴妃一手掌管。然而不論是史書還是墓志銘對此都沒只字未提。
再說韋貴妃背后的家族,城南韋杜,離天尺五,韋是長安大姓!绊f氏是陳寅恪先生所說的‘李武韋楊’聯姻政治集團的四姓之一,但是在李唐開國功臣里還排不上號!秉S樓說:“李世民、長孫無忌忌憚韋家勢力簡直就是笑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30309.html
相關閱讀: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