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一直都是宋姓人的驕傲。”河南省商宋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宋會斌說,宋慈斷案手法高明,“能讓死人說話”,幫助無數人洗清了冤 屈,“可以說他是古代的福爾摩斯。”
更難能可貴的是,宋慈將自己斷案經驗,著成了一本《洗冤集錄》。這是最早的法醫學專著,宋慈也因此被稱為法醫學鼻祖。
人物名片
姓名:宋慈
職位:大宋提刑官
成就:南宋著名法醫學家,被稱為“法醫鼻祖”
代表作:《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專著
少年不得志的才子
電視劇《大宋提刑官》讓宋慈的知名度不再局限于法醫界,而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宋慈在當時的知名度遠遠高于南宋的皇帝,可在元朝人編纂的正史《宋史》里,對宋慈只字未提,F有關于宋慈 的介紹,大都來源于南宋詞人劉克莊的《宋經略墓志銘》。
按照劉克莊的記載,歷史中的宋慈與其父宋鞏一樣,都屬于大器晚成之人。
算下來,宋慈也是名門之后,其祖上是唐朝著名宰相宋?。宋慈自幼聰明,并且胸懷大志。宋慈出生的建陽市,是宋朝著名學士朱熹 的故鄉。所以在當地,理學氛圍濃厚。宋慈也深受影響,他最初跟著朱熹的學生吳稚學習。
在劉克莊筆下,宋慈最崇拜的人是諸葛亮。為了學習諸葛亮“舌辯群儒”的口才,整日鉆研諸葛亮著作。不過,宋慈在仕途上,并非一 帆風順。到了32歲,才考中進士,謀取了浙江鄞縣縣尉一職位。遺憾的是,就在他上任前,父親病逝。按照古時的規定,父母去世后,宋 慈需要在家守孝。
一直到了41歲,宋慈到任江西信豐縣主簿,才算是正式踏上政壇。
“非禮勿視”背景下“重視驗尸”
做官,就需要斷案。宋慈在斷案時遇到的第一個障礙就是“驗尸”。
宋會斌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在古代,檢查尸體是件很辛苦的事兒。古時封建思想嚴重,古人認為接觸尸體很晦氣。于是,驗尸的工作 一般由“賤民”或者“奴隸”等下等人擔任,被稱作“仵作”。
宋慈為官之初,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大背景:官吏們對尸體與案發地點都是“遙望而弗親,掩鼻而不屑”,因而是非混淆,冤獄叢生。
身為刑獄之官,宋慈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他認為:“獄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檢驗。蓋死生出入之權輿,幽枉 曲伸之機括,于是乎決。”意思是說,“大辟”即殺頭,是最重的刑罰,這種刑罰則是由犯罪事實決定的,而犯罪事實必須經過檢驗才能認 定,所以檢驗的結果往往是生死攸關的。
于是宋慈制定了一條標準,無論案發何處,檢察官員都必須“躬親詣尸首地頭”。即便是尸味難聞,臭不可近,官員也“須在專一,不可 避臭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32005.html
相關閱讀: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