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統一臺灣(1683年)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清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康熙帝在解決東北邊疆沙俄侵擾和西北噶爾丹叛亂的同時,還有條不紊地把東南沿海和臺灣島收歸了版圖。鄭成功到臺灣后不久,就生病去世了。他的兒子鄭經率領鄭氏部屬,在臺灣和福建沿海一帶活動,仍然沿用明朝年號,堅持反清復明。但是,在清朝已經穩固統治了大陸的情況下,恢復明朝是根本不可能的。公元1681年,康熙帝任命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籌劃攻臺。施瑯(1621~1696)是福建晉江人,他以擅長海戰著稱,曾隨鄭成功起兵抗清,后投降清朝。這次出征,是施瑯夢寐以求的愿望,他到了福建后,就布置打造戰船,操練水師?滴醵(1683)六月,施瑯率領水師山發了。臺灣鄭氏早已聽到風聲,派久慣海戰的大將劉國軒坐鎮澎湖。劉國軒修建炮城,排列戰艦,準備迎戰。十六日,清軍船隊集齊,兩軍開始交戰。施瑯一馬當先,首先駕船沖入敵陣。鄭軍氣勢強盛,各營鎮戰船爭先恐后,圍繞清軍戰船猛攻,施瑯被流彈擊中受傷。清軍船只多,擠在一起,難以發揮威力。初戰受挫,施瑯傳令各船將士不許卸甲,嚴陣以待。二十二日清晨,清軍誓師出戰。施瑯將船分為8隊,每隊7只,他自己統領一隊,居中調度。又派80只船為后援,50只船在東側截敵后路,50只船在西側作為疑兵進行牽制。兩軍相遇后,炮如雨下,煙氣蔽天。在清軍的奮力沖殺下,鄭軍漸漸不支,將士喪失了十分之七八。劉國軒知道大勢已去,不敢再戰,急忙率領殘兵敗將,退回臺灣島。臺灣一些鄭軍將領聽說清軍來勢兇猛,紛紛派人與施瑯接洽,里應外合,協助清軍。清軍兵不血刃,占領了臺灣本島。清軍占領臺灣的消息傳到京師,康熙帝大喜,封施瑯為靖海侯。當時,朝廷上有些人以為大功告成,主張放棄臺灣不管。施瑯堅決反對,上疏力爭,提出臺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保衛東南沿海的天然屏障,一旦放棄,必然重被荷蘭人占據。康熙帝完全贊同他的主張,下令設立臺灣府,下屬3縣,歸福建省管轄。從此,臺灣正式隸屬中央政府,列入了清朝版圖。這對于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外來侵略有著重要意義。施瑯后來也一直被清朝重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32154.html

相關閱讀: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