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許世友墓中最神秘的陪葬品 看后14億人驚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解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本文原標題:《高清圖片》揭秘許世友墓陪葬之謎---卜榮華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許世友戎馬一生,戰功赫赫。在其晚年的和平年代,許還指揮了兩場對越國際戰事。

即分別發生于1974年1月的“西沙自衛反 擊戰”、1979年初“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樣一位威震四方,生前說一不二的將軍,許世友是十大將中唯一選擇了土葬安葬的方式與別人不一樣,隨葬的寶貝也 非同尋常。

許世友喪事全程都由南京軍區負責操辦。許去世的當天,南京軍區便派出了一個工程機械連,趕到許家鄉,平整墓地,開挖墓穴。因為行動不方便公開,當地的老鄉還誤以為是秘密軍事行動。

而這在當時,也確實算是一項最高級別的軍事機密,因為全國上下都實行火化,作為高級將領卻不執行火葬,北京高層擔心在群眾中影響不好,而許生前也不想給家鄉造成太多的麻煩。

1985年10月31日,在南京軍區舉行告別儀式后,許的遺體并未立即往新縣運,因為墓地工程還沒有完工,而是暫停金陵。

許世友墓碑

一直到次月7日才動身。當天晚上23點,得到啟靈準備通知后,靈柩護衛官兵才開始忙碌。由時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后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副司令員兼參謀 長的范志倫,任靈柩護送、下葬總指揮。出發的時間選在子時,車隊走了兩天,9日凌晨悄然到達墓地,連當地的雞都未驚動。

這個到達時間是刻意安排的。根據首長事前的指示,一切都要秘密進行。一路上不摁喇叭,盡量不開車大燈,到達后也不通知地方。墓地四周,自工程開始后,便實行了警戒,外人不得而知。所以后來有老百姓說,“許世友是偷埋的”。

許世友是子時從南京來的,下葬時間選在卯時。這時正是清晨,按迷信的說法,不是兇死的人,不會選這個時刻下葬。許世友之死很正常,選這個時候,則是為了保 密,不希望讓多少人知道。為什么靈柩到后未立即下葬?則主要考慮照明問題,卯時天剛好亮了,可以借自然光,向老首長舉行最后的告別,也方便梓棺起吊。

范志倫代表南京軍區站在墓穴前講了話,現場入殮。許身著一套老式軍裝靜臥在褪了色的黃軍被上,身上覆蓋著中國共產黨黨旗。全場肅立,向死者致哀。許夫人田普用手摸摸丈夫的額頭作最后的告別。隨后,蓋上棺蓋,用長釘將蓋釘死。

許世友的葬具是楠木做成的大棺材,相當沉重。知情人士告訴我,這口棺材的木料是廣州軍區司令員尤太忠專門派員到廣西,從當地原始森林里采伐出來的。廣西是中國傳統的楠木產地,在秦漢時這里出產的楠木便為北方人喜歡,因楠木做成的棺槨“千年不爛,萬年不腐”。

楠木有很強的防腐功能,一是尸體防腐。有一個傳說,過去有人在廣西用楠木做好棺材,有意燒了一碗豬肉放在棺內。半個月后棺材運到北方,打開后發現,里面那 碗肉還有熱氣,可以吃呢,由此可見楠木的防腐性能。再是,楠木本身不容易腐爛、變形,古代不少保存下來的古代葬具,大多是楠木做成的。

許世友的棺材相當沉重,有2000斤(重),從卡車上移下來,到下葬墓穴,很費了一番事。一個班的工程兵與請來的民工一道,才將許的棺材安葬好。先在墓穴上,搭起了一個高高的三角架,用繩索捆住棺體,吊起后再放入墓穴。

由于現場規定不讓拍照、錄像,當時的下葬情況也無法看到了。棺材放妥后,工兵迅速覆土,做出墳頭。地面上部分,用鋼筋水泥鑄成,形成了現在外界看到的墳形。等當地人上工時,許的新墳已出現在鄉親們的眼前。

當時,許墓不設墓碑,但四鄉八鄰聽說是許世友的墓后,紛紛前來參觀探視。第二年,還是由王震提議,以私人名義豎了一塊花崗巖墓碑,碑石上僅寫“許世友同志之墓”,由著名畫家范曾手書。

許世友墓邊放滿了茅臺酒

中國人死后下葬有“侍死如侍生”的觀念,這也是厚葬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我在《盜墓史記》一書提到的大的盜墓事件中,絕大多數是隨葬財寶惹的禍。到了近現代,這種厚葬現象才發生改變,厚葬之風遠去。

許世友的墓中也有隨葬物品。

2006年,《大眾文學》雜志發表了一篇《許世友墓地尋訪記》的報道,作者署名為王秀蘭、張學法。作者之一的張學法身份比較特殊,系原南京軍分區政委。張撰寫的文章具有相當的可靠性,文中將許世友病逝、下葬前后的情況作了詳細的介紹,特別提到了許墓中的陪葬品。

許墓中的陪葬品到底有哪些?這本是軍事機密級信息。有關許的傳記中,僅有簡單介紹,如《傳奇將軍許世友》一文中說到許墓中的陪葬品時介紹,在靈柩里放了幾件他心愛的東西:生前戴的奧米茄手表,天天收聽的半導體收音機,一瓶茅臺酒,一支心愛的獵槍及一百元人民幣。

對于許墓中這三件隨葬器,有人根據迷信的說法作了解釋,酒是給許世友壯膽,槍則給他打鬼使用,錢是讓他買路。從民俗學的角度,這樣的解釋頗有人情味,還是 有一定道理的。

但當時沒有考慮這么多,家人根據許生前的遺愿和嗜好,收殮時有意放了幾樣東西,不只有一瓶茅臺酒,還有許生前常用的酒杯。

實際上,許墓中的寶貝并不僅僅是上述的幾件,墓中還有寶貝。

外界曾有推測,許墓中值錢的陪葬品中,這兩類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槍,二是酒。這兩樣東西陪伴了許一生,公開的信息和當年下葬的知情人,也證明許墓陪葬了 槍、酒。但是,許用過的、收藏的名槍、兵器很多,如在許逝世后,其生前使用過的14把戰刀,都當文物上交了,現為中國軍事博物館所收藏。許一生使用的槍比 戰刀還多,獵槍是許晚年休閑放松時打野味用的,這支已陪葬了,那么其它的槍呢?

知情人士透露,許墓****陪葬了三支槍。

除了上述的獵槍外,另兩支則語焉不詳。我上周與張學法政委聊天時,張并沒有回避。另兩支槍都是名槍:一把為被解放軍擊斃的前國民黨將領導張靈甫使用過的手槍,還有一把是前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送給許的左輪手槍。

張靈甫是蔣介石的愛將,國民黨王牌“模范師”、整編七十四師中將師長。也是在抗日戰爭中,中方著名將領,其所率軍隊有“抗日鐵軍”之稱。1947年5月,在國共戰爭中的著名戰役孟良崮戰役中自戕,另一說是被華東野戰軍擊斃,年僅44歲。

孟良崮戰役是蔣介石改變對共軍戰略方針,由對解放區全面進攻改為對山東,陜北解放區的重點進攻中的一場重要戰事。國軍集中了24個整編師60個旅,約45萬人的兵力,編成3個兵團,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指揮。

許世友和家人合影

其對手是粟裕、陳毅領導下的華東野戰軍,1、4、6、8、9縱隊。第九縱隊司令員就是許世友,許的部下繳獲了張靈甫的那支手槍,另一說是王必成的第六縱隊戰士沖進了張靈甫指揮所。但張靈甫的手槍怎么到了許世友手里,還須進一步考證。

關于張靈甫之死,順便多說幾句。我們小時候喜歡的看電影《紅日》,反映的就是孟良崮戰役。眾所周知,張靈甫是蔣介石的愛將,張死后國民黨對外發布是以身殉 國,共產黨則宣稱被擊斃。我的一個蘇北本家老人曾參加過孟良崮戰役,小時候他經常給我們講他當年的戰斗故事。他說張靈甫肯定是被打死的,從張的后腦打進 的,子彈從下顎穿出,擊斃張靈甫的士兵后來還挨了處分,當時上級下達的軍令是“活捉張靈甫”。

據張的有關傳記記載,張尸體被發現在戰地主峰西側路北40米處,張頭朝東腳朝西,仰臥在地,胸部彈痕累累。據此也證實,張不可能是自殺。

華東野戰軍對張靈甫也是相當尊重,安葬時還給他舉行了儀式。時華野6縱政治部副主任謝勝坤主持了安葬儀式。當時儀式在一棵古樹下進行的,楠木大棺材是從一 老鄉家臨時花錢買來的,原本是給家中老人準備的壽材。由于找不到完好的國軍新軍服,張是穿著華東野戰軍的軍服下葬的,這也堪稱一奇了。

張靈甫死時當年使用的手槍沒有成為自己的陪葬品,反在38年后成為戰爭對手許世友墓中寶物,這大概又算一奇了。

1985年10月22日,一代名將許世友逝世于南京。消息傳到日本東京,因尿毒癥住院作透析治療的億萬富豪河下谷清,凝視著報紙久久不語。然后,他輕輕抓 起床邊的電話,給四個都已成家立業的子女逐個撥打電話,要求子女并配偶務必在次日趕到醫院,并且要帶上各自的孩子。

次日,河下谷清的子女帶著各自的配偶和孩子趕來醫院。河下谷清向大家說明了用意,讓護士給每家送上一束素色鮮花,然后強撐病體,帶著子女孫輩來到醫院花園里,對著中國方向舉行了一個樸素的遙祭儀式。

河下谷清,是一個曾被中國公安機關追蹤許久落網后又被判刑的日本間諜,他后來怎么會成為一個擁有億萬財產的富豪?這跟許世友將軍又有什么關系?

許世友

許世友證明老部下身份

1957年8月上旬,****上海市委書記柯慶施接到一封不平凡的人民來信。

這封人民來信的不平凡,是由于上面附著一紙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的親筆便條。許世友在便條中說,寫這封人民來信的是他以前的一名老 部下,現來信反映一個情況,請上海方面予以調查處置。這封人民來信所反映的是什么情況呢?這事還要從半個月前許世友接見一位名叫徐永卿的老部下說起——

半個月前,許世友接到秘書的報告,說軍區警衛處打來電話:有一位從福建來的名叫徐永卿的人給他們打電話,說他是許司令的老部下,這次出差路過南京,請求見許司令一面。

許世友凝神思忖:“徐永卿?老部下?他說是哪年跟過我的?”

“沒有說。”

“徐永卿……哦!想起來了!”許世友臉上露出興奮的神情,“是他!當年是八路軍膠東軍區司令部警衛連的一個班長,他的少林拳不錯!他留下電話沒有?趕快給他打個電話,派車去接他過來,一起吃頓飯。”

當晚,許世友在中山陵8號住宅接待了徐永卿。

徐永卿,山東威海人氏,1940年18歲時從威海到濟南打工。不久,就參加了****地下黨的秘密抗日外圍組織。兩年后,由于叛徒出賣,他在濟南郊區被日本憲 兵隊逮捕。

徐永卿自幼習練少林武術,身強體健,徒手格斗能夠以一敵多。他憑著這一身本事,在日本憲兵將其押解進城的途中,出其不意奪槍而遁,連夜疾奔,經 過一番艱難跋涉,終于逃到了膠東半島參加了八路軍。

由于徐永卿精通散打,人又機靈,作戰勇敢,不久就被調至八路軍膠東軍區司令部警衛連,在許世友的貼身警 衛班當警衛員。

1945年春,徐永卿在一次和日本鬼子的遭遇戰中身負重傷,從此就離開了許世友。1949年,徐永卿隨部隊開往福建,因為地方需要南下干部,他奉命轉業,在福州市一家工廠當副廠長。這次,徐永卿赴上海出差,返回時繞道南京,特地想拜見老首長一面。

許世友以貴州茅臺酒和親自獵獲的野味、自養的鮮魚、自種的蔬菜熱情接待這位老部下,兩人喝著酒,回憶了當年在膠東半島抗戰時的艱苦歲月。談話中,許世友問及徐永卿從事革命工作的經歷,這就引出了前面說到的那封人民來信——

徐永卿在敘述自己的經歷時,忽然談起一個情況:這次他路過上海時,意外遇見了一個當年在濟南進行地下工作時結識的人,那個人后來被地下黨組織的情報人員認定是日本特務,名叫河下谷清。

許世友

許世友對此突然產生了興趣,問道:“這是怎么回事?你說說看。”

徐永卿于是告訴許世友,當年他在濟南鐵路局機務段當鉗工,參加了地下黨的抗日外圍組織。他的單線領導指示他利用能粗通日語的優勢盡可能多地跟鐵路局的日本人接觸,伺機獲取情報。這樣,他就和一個名叫河下谷清的日本工程師開始接觸。

河下谷清很樂意跟徐永卿交往,兩人經常一起喝酒、聊天。時間稍長,徐永卿知道了河下谷清的情況:河下谷清的父母均是早年就來中國東北行醫的大夫,他出生于 吉林,此后曾長時間生活在中國,所以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對中國人民有著一份深厚的感情,所以,他堅決反對日本政府向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

河下谷清強調 說,他的反戰觀點在濟南鐵路局的日本人中幾乎是公開的,他不怕遭到憲兵隊的調查和可能的迫害。在這之前,徐永卿也確實多次聽說過河下谷清有同情中國抗日戰 爭的一些言論,甚至還有人說這個日本工程師秘密救助過中國抗日人士。因此,年輕的徐永卿對河下谷清的話深信不疑。

河下谷清對于徐永卿這個進步青年也是另眼看待。他很快就察覺到徐永卿的秘密身份,不但沒有害怕,而且還悄悄提供幫助,甚至直接參與徐永卿的抗日秘密活動。

一次在日本國內的皇室代表視察團赴濟南視察時,徐永卿奉地下黨組織之命在濟南火車站站臺上張貼反日標語,但日本憲兵隊事先封鎖了車站,任務無法完成。

徐永 卿抱著試探的態度對河下谷清提了提,河下谷清馬上表示此事可以由他去做。徐永卿當時已經無法可想,也只好這樣試一試了。沒想到這件事竟然讓河下谷清給做成 了,成為濟南轟動一時的特大新聞,迅速傳遍山東全省,甚至還作為小道消息在日本國內流傳。

河下谷清的表現引起了****地下黨組織的重視,經過研究,指示徐永卿進一步跟河下谷清接觸。這時的河下谷清膽子也越發大了,他竟然已經開始從事“中日反戰青年聯盟”的組織工作。徐永卿是他發展的一個對象,這樣,徐永卿就將其作為異國同志一般對待了。

本來,徐永卿跟河下谷清的關系還要發展下去,可不久后,徐永卿在接到組織通知去濟南郊區跟一位從青島過來的“關系”接頭時,因叛徒出賣而被捕,脫逃后不得 不離開濟南。

后來,徐永卿從濟南撤離到根據地的一位從事地下情報工作的同志那里獲得一個使他深感震驚的消息:河下谷清是日本憲兵隊安插在濟南鐵路局的特 務,負責收集抗日情報和迫害我抗日人士,曾有多名抗日青年因其出賣被捕,有的被日本憲兵隊殺害了。

許世友墓

后來,徐永卿就再也沒聽說過河下谷清的消息,原以為這個惡棍要么已經被我抗日鋤奸人員鎮壓了,要么已經在抗戰勝利后作為投降人員被遣送回日本了。

可是,這 次徐永卿到上海出差時,竟突然看到了河下谷清!當時,徐永卿正在公交車上,見河下谷清在路邊緩緩行走。他注視再三,確認果真是此人,當下就在前面停車站提 前下車。然而,當徐永卿匆匆趕去時,那里已經沒有河下谷清的人影了。

許世友聽徐永卿如此這般一說,沉思片刻,問是否認準確實是河下谷清其人。徐永卿答稱絕對不會認錯。于是,許世友就讓徐永卿寫了一份材料,寫完后讓他轉交上 海方面對此進行認真追查。徐永卿答應回到下榻的招待所就寫。可是,次日許世友就改變了主意,他寫了一個證明徐永卿身份的便條,派人給徐永卿送去,讓徐永卿 寫好材料后連帶便條直接寄往上海。

于是,徐永卿就把寫好的這份材料以人民來信的方式,雙掛號寄往上海?赡転榱耸股虾7矫嬉鹬匾暎煊狼渲苯影研偶慕o了柯慶施。

資深偵查員尋蹤驚愕一瞥

徐永卿的這封信,信封上雖寫著“****上海市委柯慶施書記親啟”的字樣,可當時每天寄給柯慶施的親啟和不親啟的信件達上百封之多,柯慶施即使什么事情都 不做 光看來信也看不完,所以這類信件通常是到不了他的案頭的。不過,由于徐永卿的這封信中有許世友的親筆便條,所以上海市委信訪部門非常重視,當即單獨列出, 送到了柯慶施的案頭。

柯慶施非常重視徐永卿的來信,閱讀之后當天就在上面批示:請市公安局黃赤波局長責成有關部門調查,并報告調查結果。

這封帶著許世友將軍的便條和柯慶施親筆批示的信函由****上海市委的機要通訊員直接送往上海市公安局后,所引起的重視是可想而知的。黃赤波局長在收到后的當天晚上,就下達了組織專人慎重尋找并調查河下谷清其人的命令。

上海市公安局資深政保偵查員吳一竹受命負責對河下谷清進行調查,組織上給他配備了三名助手、一輛吉普車,調查時所支出的經費可以實報實銷,這在當時屬于“一類案件偵查待遇”。

吳一竹在上海解放初期曾經通過調查挖出一些惡霸、還鄉團分子、特務反革命,受到過嘉獎,在這方面具有比較豐富的經驗,這也是市局領導點名要他負責這件事的 一個主要原因。

他接受命令后,和助手分析了情況,當即決定:他和助手小汪前往福州向徐永卿當面了解情況,另兩名助手老崔、小劉留在上海,前往監獄、看守所 查閱材料,從在押犯人中尋找抗戰時期曾在濟南待過的,以便探問河下谷清其人。

吳一竹和小汪抵達福州后,順利地見到了徐永卿。徐永卿向他們詳細回憶了這次出差時在上海見到河下谷清的情況——

那天,下著蒙蒙細雨,徐永卿去位于軍工路上的上海水產學院辦事。當他乘坐公交車經過虹口區三角地菜場門口時,無意間在路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發現了一張似曾 相識的臉。

初時,徐永卿并未特別在意,如果不是公交車停了一下,他大概也不會盯著那張臉看個仔細了。而公交車恰恰就在這時候剎住了,徐永卿便盯著那張臉 看,一邊看一邊在記憶中搜索。

公交車重新起步時,徐永卿突然一個激靈:這人不是濟南鐵路局的日本工程師河下谷清嗎?后來有消息說此人是日本憲兵隊的秘密特務,罪行累累。∵@家伙怎么竟 然還活著?

不但沒有遣返回日本,而且看上去已經跟上海居民毫無二致。徐永卿震驚之下,情不自禁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正想看仔細,車子已經往前行駛,而對方 也轉過了身子。

在公交車開往下一站的途中,徐永卿竭力把剛才見到的那張臉跟記憶中的那個日本特務進行了反復比對,再次確認此人肯定是河下谷清。于是,他就 在前面車站提前下了車,步行順著馬路來到了那家菜場門口。可是,徐永卿在菜場里外轉了幾圈也沒有發現河下谷清的影子,只好失望地離開了。

徐永卿對吳一竹和小汪敘述完上述情況后,不無遺憾地說:“現在想來,其實我當時如果探出車窗指著那人大叫‘河下谷清’,他肯定會作出反應的,要么逃跑,要么大驚失色,這樣,我就可以叫司機停車,下去抓住他——當時路邊有許多人,他想逃跑是逃不掉的。”

對于徐永卿來說,他認為自己的敘述已經結束,并且很完整?墒菍τ趨且恢穸裕枰男畔⑦沒有出現,他得通過詢問細節來分析判斷。于是,他就向徐永卿提出了幾個問題,詳細詢問河下谷清抗戰時期的容貌、體態和現在在三角地菜場見到的那個人的容貌、體態。

徐永卿說:“當時,他穿著一件白色的、沒有衣領的汗衫和一條灰色長褲……腳上穿著什么鞋?哦,這個倒沒有留心。來不及看啊……他手里拎著一個長圓形的竹籃子,里面露出一束茭白尾巴,好像還有一把長豆吧。”

吳一竹和小汪從福州返回上海后,和老崔、小劉一起對調查所獲得的情況進行了分析。首先,他們認為從徐永卿從事地下斗爭和警衛工作的經驗以及這次接觸中所表 現出的清晰的思維、準確的描述看來,他對于河下谷清的認定應該是可信的;

其次,基于這一點,就可以初步認定河下谷清確實隱藏在上海;第三,就是如何尋找其 隱身之處了。河下谷清在三角地菜場買菜,那說明他就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這就有了尋找其蹤跡的基礎。

吳一竹決定通過上海警方自解放以后就著手建立的遍布全 上海的嚴密的戶籍制度來進行初步篩選。

接下去,從1957年8月中旬開始到10月上旬的二十多天里,吳一竹等人幾乎天天去虹口公安分局和三角地菜場相關地段的幾個派出所,召集居民治安積極分子 開座談會,向居委會干部布置尋找河下谷清的工作。

原以為這番辛勞肯定能夠獲得圓滿結果,哪知一個多月折騰下來,竟然毫無收獲。各方的反映表明:三角地菜場 一帶根本沒有貌似河下谷清的男子。

這時,柯慶施讓秘書給市公安局打電話詢問調查情況。黃赤波局長于是親自召見吳一竹。吳一竹在匯報時提出有一位助手在討論時曾經提出過的疑惑:會不會是徐永卿認錯人了,把一個看上去跟河下谷清有點相似的人看成河下谷清了?

黃赤波局長當即予以反駁:“就算是這樣,那你們也得找到那個被錯認為河下谷清的男子啊!這樣的人你們找到了沒有?沒有找到?那就說明這里面有文章呢!這樣,我給你增加人員,你們一起再分析分析,看怎樣盡快把這件事調查清楚。”

黃赤波局長親自下令,給吳一竹增派了四名偵查員,正式組建了一個調查小組,吳一竹擔任組長。吳一竹深感肩頭的壓力增加了,當天就召集組員開會商議如何進行 下一步調查。

大家議論了七八個小時,最后決定放棄原先那個圍繞三角地菜場一帶進行查摸的方案,改為從抗日戰爭時期在山東省尤其是省會濟南活動過的在押犯人 那里進行調查。

這個方法,早在吳一竹剛開始接受這一任務時就已經用過了,可是沒有調查到什么情況,因為赴福州外調已經獲得了明確的尋找線索,于是就把全部人員都撲在三角地菜場一帶查找河下谷清的下落。現在,重新采用這一方法,而且人員也增加了,吳一竹對此充滿了信心。

調查小組分成了四撥,分別前往監獄、勞改隊和看守所找相關人犯了解情況。一周時間過去了,調查人員獲得了一些關于河下谷清的情況,確認當年確實有這樣一個 日本特務在濟南地區從事收集情報、迫害我地下黨員和抗日志士的罪惡活動。

但是,對于河下谷清后來的下落,卻沒有一個人說得清楚,有的說他已經被抗日武裝鎮 壓了,有的說他早在日本投降之前就已經逃回日本了,有的說他在日本投降時自殺了……幾種說法中,沒有一種提及河下谷清逃到了上海。

負責匯總調查材料的吳一竹正在著急的時候,老崔、小汪一路從安徽勞改農場打來電話,說他們已經獲得了河下谷清的線索!

勞改農場里囚犯的證言

老崔、小汪是赴位于安徽省廣德、郎溪兩縣的白茅嶺農場進行調查的。白茅嶺農場是上海市公安局設在安徽省境內的一個勞改農場,當時關押著上萬名勞改犯,其中 相當一部分是在歷史上犯下過嚴重罪行的反革命分子、漢奸、惡霸、叛徒。崔、汪兩人此番前往就是要從這些犯人中查找河下谷清的線索。

老崔、小汪跑了白茅嶺農場的幾個分場,起初沒有收獲,到了第六天才總算找到了一個知情者。

這個知情者名叫樸汝春,朝鮮族人,“九一八事變”后在吉林參加了偽“滿洲國”的諜報人員訓練班,結業后當上了關東軍的密探。

1940年,樸汝春跟著關東軍 特高課的一名中佐跑到關內執行秘密任務,完成后被日軍駐山東部隊的一名軍官看中,就留了下來,在濟南充當日本憲兵隊的耳目?谷諔馉巹倮螅瑯闳甏菏チ 依靠,他知道自己如果回到吉林老家去的話,肯定沒有好果子吃,于是就逃往南京。

幾年后,南京解放了,樸汝春逃往上海,以朝鮮人的身份在虹口區公平路開了家小飯館。樸汝春嗜酒,是一個見酒不要命的主兒,自己開了飯館自是如魚得水,一次 喝得醉醺醺時自吹自擂把以前的那段不光彩的歷史給曝了光。

這邊樸汝春剛閉口,那邊公安局已經得知,酒還沒醒,一副銬子已經扣上了手腕!半年后,樸汝春被上 海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不久押送白茅嶺農場勞改。

偵查員老崔、小汪從囚犯檔案中找到了樸汝春,尋思此人可能跟這次調查是對得上號的,那段時間他正在山東濟南,又在日本憲兵隊干,也許知曉河下谷清的情況,于是就決定登門“拜訪”。

果然,樸汝春真的認識河下谷清,這種認識不是一般性的路上見面點點頭打個招呼,而是在特務活動中曾經有過配合,在私交中不時吃吃喝喝。

樸汝春只略略一提, 兩位偵查員就意識到這家伙正是他們找遍了白茅嶺農場而覓之不得的一塊寶。樸汝春馬上被帶往總場招待所,在那里,兩位偵查員和他密談了整整六個小時,獲得了 以下情況——

樸汝春和河下谷清相識于1941年初,河下谷清以為樸是韓國人,所以對他不像對那些中國特務那樣表面上客氣、心里卻總是提防一手。樸汝春對憲兵隊的每個日 本人都奉承巴結、溜須拍馬,而河下谷清由于平和近人,兩人就交往得多一些。

有一段時間,樸汝春還應河下谷清之邀,冒充韓國地下抗日同盟組織的積極分子,參 加過幾次引誘中國抗日青年參加由河下谷清組織的所謂“中日反戰青年聯盟”的秘密活動。

這次行動使濟南地區的12名****地下黨員和進步青年被日本憲兵隊逮 捕,后來一部分人被殺害。河下谷清為了對樸汝春表示感謝,還請樸吃了一頓飯,送給他一塊手表。

就是在這次吃飯時,河下谷清告訴樸汝春:他在上海有一位中國妻子,長得很漂亮。這可能是河下谷清喝多了酒以后的醉話,之后就再也沒有提及過。而樸汝春也算是受過訓練的特務,所以河下谷清不再提及的事情,他也就不再詢問。

樸汝春跟河下谷清的最后一次見面時間是1943年8月上旬,當時,樸汝春因為精通日語而被日本憲兵隊指定為憲兵隊駐濟南車站特別督察室的翻譯,天天待在車 站。一個風雨交加的深夜,已有多時不見的河下谷清穿著一套淺色帆布西裝,手里提著一個牛皮旅行箱,悄然出現在濟南車站的站臺上。

當時,樸汝春正陪同憲兵隊 駐車站特別督察室的主任小野在站臺上巡視,小野見到河下谷清,馬上上前去和他握手。河下谷清轉臉看見了樸汝春,主動和他打招呼握手。樸汝春聽河下谷清跟小 野說,他這次離開濟南后可能不會再回來了。這時,從南京開往北平的火車進站了,河下谷清和小野、樸汝春揮手告別。從此,樸汝春就再也沒有見過河下谷清。

不過,在以后的日子里,樸汝春曾經不止一次地聽別人說到過河下谷清,還說到過河下谷清的中國妻子。這個“別人”,指的是日本濟南憲兵隊的幾個跟河下谷清熟 識的軍官,樸汝春跟他們一起喝酒時曾經聽他們議論過河下谷清和他的中國妻子,說那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浙江籍女子,以舞女為職業,是河下谷清去上海執行秘密使 命時在一家舞廳認識的,后來兩人產生了感情,就結婚了。河下谷清的結婚,是經過高級長官特別批準的,因為這對于河下谷清向“中國通”角色演變大有好處。

這樣,樸汝春的上述陳述就為偵查員提供了一個河下谷清的線索:他在上海有一個舞女出身的中國妻子。

老崔、小汪返回上海后,把調查所獲得的情況向吳一竹作了匯報。吳一竹據此作出判斷:河下谷清隱藏在上海,肯定是以那個舞女出身的中國妻子為掩護的,所以, 如果能夠找到那個舞女,也就可以找到河下谷清其人。調查小組于是連夜制定了一個尋找那個舞女的方案,次日即獲得了上級的批準。

當時,上海已經取消了舞女職業,以前以此為業的舞女早已轉業改行。要想在上海灘的茫茫人海中尋找一個以前當過舞女的女子,那顯然不容易。不過,吳一竹對此 具有豐富的經驗,他所做的第一步,是從市公安局的檔案里找出上海解放初期為配合全國鎮壓反革命運動的需要而進行的“特種行業登記資料”。

那時是把職業舞女 作為特種行業從業人員的,所以每個舞廳的在職舞女都必須進行登記,當然并不是舞女自己上公安局登記,而是由舞廳老板把自己舞廳里的舞女名單資料送一份到公 安局備案。

名單資料上有姓名、年齡、籍貫、家庭成員、社會關系、從事舞女職業的時間、所待過的舞廳等等,吳一竹就是要從這些資料中篩選樸汝春所說的“浙江 籍”舞女,先劃出一個范圍來,然后再進一步予以淘汰篩選。

這一步走下來,所篩選出的浙江籍舞女令偵查員暗吃一驚:竟有723名之多!

下一步如何走?最初偵查員是想根據資料上的“家庭成員”進行分析判斷的,可是轉念一想又放棄了,因為如果其中哪一位舞女的丈夫確實是日本特務的話,在資料 上出現的肯定既不會是日本人,也不會是河下谷清的名字。因此,偵查員決定另辟途徑:根據資料上所列出的這些舞女曾經待過的舞廳,找到那些老板,從老板嘴里 獲取舞女的配偶情況。

偵查員把723名浙江籍舞女一一分類,她們曾經分別在39家舞廳待過。接下來,就是尋找這39家舞廳的老板了。這39家舞廳中,有3家在上海解放前就已經 關門了,其中2家的老板已經舉家去香港、臺灣定居,其余36家舞廳的老板,有19人在解放后被捕判刑,另有7人去外地定居。

河下谷清接連發了兩大筆對于他來說幾近是天文數字的財,高興過后冷靜下來一想,認為這好運的獲得歸根結底還是緣于二十多年前許世友將軍對那封檢舉函件的重 視和批示。

因為如果許世友將軍不批轉那封信,他就不會落網,這樣,他就不過是一個連自己的祖國也不敢回甚至連說也不敢說的潛伏特務,這一潛伏也許就是一輩 子了。而日本方面肯定認為世上已經沒有他這個人了,遺產沒收,中頭等彩票那就更是沒譜的事。

因此,河下谷清認定許世友將軍批轉的那封信是救了他,給他帶來 了好運,他要感謝許世友將軍。

河下谷清由此而萌生了給許世友將軍寫信的念頭,但他一說,卻遭到了子女們的反對。在中國長大的四個子女認為父親的想法并無不妥,但是許世友將軍其時正處于 指揮針對某國的自衛反擊戰中,日理萬機,寫信過去肯定不可能看到,又何必去分將軍的心神呢?

倒不如等日后老爸有機會去中國旅游時,看是否有緣能夠拜見許世 友將軍一次。河下谷清想想也對,于是就壓下了這個念頭。

河下谷清是特務出身,智商甚高,他花了一年時間熟悉和研究了日本國內的經濟情況后,就開始用他的那些資產進行投資。當時日本正處于經濟騰飛得起泡沫的階段,河下谷清投資股票、房地產,投資家電產業,投資一樣賺一樣,不到五年,他的資產已經突破了億萬。

不幸的是,河下谷清不久被發現患上了嚴重的腎病,治療一段時間后又轉為尿毒癥。他是個聰明人,料想自己已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便想掙扎著去一趟中國,看看 他的再生之地,看看是否有緣拜見許世友將軍一次。

不料,就在這當兒,傳來了許世友將軍病逝的消息,河下谷清不禁潸然淚下。為表示他對許世友將軍的敬意,同 時也是表示對中國人民的友好,他決定召集全家在醫院的花園里舉行一個遙祭儀式。

1986年4月,河下谷清平靜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氣,終年71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33965.html

相關閱讀: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