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開國,說過范文程,不能不說洪承疇。兩人都是漢人,也都功不可沒。然而,我同情范文程,卻不喜歡洪承疇。
清史稿說:“洪承疇,字亨九,福建南安(泉州)人。明萬歷四十四年進士”。他是崇禎皇帝極為寵信的明朝重臣。其一生所受朱家王朝恩澤,深之似海。這一點,他自己也從不諱避。洪承疇曾撰過一副對聯,掛在自家中堂之上:“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
洪承疇出仕之道,相當艱辛。他雖說出身望族,但其曾祖父輩時,家道已中落。待到洪承疇出生之時,已是家境貧寒了。他11歲時不得已而輟學,在家幫母親做豆腐干,也曾走街串巷叫賣。不過,洪承疇自幼聰慧,叫賣豆干之余,常在其族親洪啟胤所辦學館外聽課,偶爾也幫學生做對子。洪啟胤發現洪承疇極有天份,且有抱負,便免費收洪承疇為徒。洪承疇學習用功,博覽群書,甚得賞識。其老師洪啟胤先生曾經在他的文章中批下“家駒千里,國石萬鈞”的評語。還有一次,他與洪啟胤先生對對聯,以硯臺做答:“黑硯臺,硯臺黑,為官鐵骨叮當當包黑。”透出其欲作清廉有為之人的遠大抱負。萬歷43年(1615),洪承疇參加鄉試中舉,次年赴京會試,賜進士。洪承疇出仕之后,一直在江西、浙江和陜西等地為官,均為小官耳。
洪承疇之發跡,當自崇禎一朝。明末政治腐敗,農民紛紛造反。崇禎元年(1628年)至崇禎三年間,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先后起義。洪承疇在鎮壓農民義軍的過程中,逐漸顯露其政治與軍事才華。他從參政、巡撫,一直做到了陜西三邊總督,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總督河南、山西、陜西、湖廣、四川五省軍務。洪承疇最大功勞,就是俘殺高迎祥、大敗李自成。一時間,洪承疇名聲大噪。他的軍隊亦為稱為“洪軍”。
自此,崇禎皇帝對洪承疇甚為賞識、且屢有嘉獎。崇禎11年(1638年)9月,皇太極攻占義州,圍攻錦州,關外軍情甚急。清史稿稱:“莊烈帝(崇禎)徵承疇入衛。明年春,移承疇總督薊、遼軍務”。崇禎12年(1639年)春,崇禎不得已,下令將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統領關外軍務。在崇禎看來,此時滿清之威脅,已大大超過農民起義軍了。因此,他不得不拆東墻補西墻,希望洪承疇當之大任,挽大明于既倒。
然而,洪承疇卻辜負了朱由檢的“似海君恩”。松山兵敗,洪承疇被俘。同時被俘之人,還有邱民仰、曹變蛟、王廷臣等人。清史有載:“獲承疇、民仰、變蛟、廷臣及諸將吏,降殘卒三千有奇。”然而,皇太極卻下令“殺民仰、變蛟、廷臣”,獨獨要求將洪承疇遞解送往盛京;侍珮O的用意是清楚的:“上欲收承疇為用”。
起初,洪承疇亦臨死不懼,似乎決心以死謝恩,曾“延頸承刃”,始終不屈。不過,也有學者稱,洪承疇之舉,完全是一種求生之智慧,借以抬高自己的籌碼。此說對否,不得而知。于是,便發生了皇太極招降洪承疇的故事。清宮戲中,多有提及,亦有演繹。比如,聽聞洪承疇好色,便發十數美女陪之。比如,令莊妃親近洪承疇,親喂人參湯等等。
最出名的故事,就是范文程招降洪承疇了。清史稿記載:皇太極“命范文程諭降。承疇方科跣謾罵,文程徐與語,泛及今古事,梁間塵偶落,著承疇衣,承疇拂去之。文程遽歸,告上曰:‘承疇必不死,惜其衣,況其身乎?’”范文程勸降,洪承疇咆哮謾罵回之。范文程畢竟是智慧之人,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只談古論今。談話之間,梁上落下一塊燕泥,掉在洪承疇的衣服上。洪承疇一面說話,一面“屢拂拭之”。范文程不動聲色,告辭出來,回奏皇太極說:洪承疇是不想死的。他對自己的衣服如此愛惜,何況他的生命呢?第二天,皇太極親臨太廟,洪承疇立而不跪。皇太極問寒問暖,見洪承疇衣服單薄,當即脫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疇身上。此時的洪承疇“瞠視久”,嘆曰:“真命世之主也!”,隨即叩頭投降了;侍珮O大喜。他說:“今獲一導者,吾安得不樂?”此導者,就是向導,滿清進軍中原的向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34095.html
相關閱讀: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