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說前后三次為相,掌文學之任凡三十年,為開元前期一代文宗,品評文苑,獎掖后進,深孚眾望。他為文俊麗,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筆,多特承帝旨撰述,尤長于碑文墓志。與許國公蘇□齊名,號稱"燕許"。皇甫□《諭業》論唐文首列二家,謂"燕公之文,如□木□枝,締構大廈,上棟下宇,孕育氣象,可以變陰陽,閱寒暑,坐天子而朝群后。"其文駢、散兼擅,《舊唐書?張說傳》載其《諫武后幸三陽宮不時還都疏》等疏表 3篇,皆政論名作。其他題材佳篇,如《起義堂頌》、《西岳太華山碑銘》、《貞節君碑》、《姚文貞公神道碑》、《齊黃門侍郎盧思道碑》,或淵懿樸茂,或□放出奇。沈曾植《菌閣瑣談》認為"燕許宗經典重",已開中唐古文作家梁肅、獨孤及和韓愈、柳宗元古文運動的先聲。張說又能詩,具盛唐風貌。官岳州后,詩益凄婉,人謂得江山之助。古體如《鄴都引》,沈德潛以為"聲調漸響,去王、楊、盧、駱體遠矣"(《唐詩別裁集》);近體如《幽州新歲作》,方東樹以為"情詞流轉極圓美","親切不膚"(《昭昧詹言》)。一云張說又能為小說,相傳《虬髯客傳》為其所作(《說郛》、《虞初志》等題張作),但無確證。
有文集30卷。今通行武英殿聚珍本《張燕公集》25卷、《四部叢刊》影明嘉靖丁酉本《張說之集》25卷。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
《岳州山城》 張說 年代:唐 體裁:五律
山城豐日暇,閉戶見天心。東曠迎朝色,西樓引夕陰。
書觀千載近,學靜二毛深。忽有南風至,吹君堂上琴。
《與趙冬曦君懋子均登南樓》 張說 年代:唐
危樓瀉洞湖,積水照城隅。命駕邀漁火,通家引鳳雛。
山晴紅蕊匝,洲曉綠苗鋪。舉目思鄉縣,春光定不殊。
《游》 張說 年代:唐
湖上奇峰積,山中芳樹春。何知絕世境,來遇賞心人。
清舊巖前樂,呦嚶鳥獸馴。靜言觀聽里,萬法自成輪。
《晦日》 張說 年代:唐 體裁:五律
晦日嫌春淺,江浦看湔衣。道傍花欲合,枝上鳥猶稀。
共憶浮橋晚,無人不醉歸。寄書題此日,雁過洛陽飛。
《湘州九日城北亭子》 張說 年代:唐 體裁:五律
西楚茱萸節,南淮戲馬臺。寧知沅水上,復有菊花杯。
亭帳憑高出,親朋自遠來。短歌將急景,同使興情催。
《翻著葛巾呈趙尹》 張說 年代:唐
昔日接離倒,今我葛巾翻。宿酒何時醒,形骸不復存。
忽聞有嘉客,驪步出閑門。桃花春徑滿,誤識武陵源。
《戲題草樹》 張說 年代:唐 體裁:五古
忽驚石榴樹,遠出渡江來。戲問芭蕉葉,何愁心不開。
微霜拂宮桂,凄吹掃庭槐。榮盛更如此,慚君獨見哀。
《岳州贈廣平公宋大夫》 張說 年代:唐 體裁:五律
亞相本時英,歸來復國楨。朝推長孺直,野慕隱之清。
傳節還閩嶂,皇華入漢京。寧思江上老,歲晏獨無成。
《和魏仆射還鄉》 張說 年代:唐 體裁:五律
富貴還鄉國,光華滿舊林。秋風樹不靜,君子嘆何深。
故老空懸劍,鄰交日散金。眾芳搖落盡,獨有歲寒心。
《和張監觀赦》 張說 年代:唐 體裁:五律
日御臨雙闕,天街儼百神。雷茲作解氣,歲復建寅春。
喜候開星驛,歡聲發市人。金環能作賦,來入管弦聲。
《寄天臺司馬道士》 張說 年代:唐 體裁:五律 類別:代簡
世上求真客,天臺去不還。傳聞有仙要,夢寐在茲山。
朱闕青霞斷,瑤堂紫月閑。何時枉飛鶴,笙吹接人間。
《下江南向夔州》 張說 年代:唐 體裁:五律
天明江霧歇,洲浦棹歌來。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
城臨蜀帝祀,云接楚王臺。舊知巫山上,游子共徘徊。
《還至端州驛前與高六別處》 張說 年代:唐 體裁:五律
舊館分江日,凄然望落暉。相逢傳旅食,臨別換征衣。
昔記山川是,今傷人代非。往來皆此路,生死不同歸。
《四月一日過江赴荊州》 張說 年代:唐 體裁:五律
春色沅湘盡,三年客始回。夏云隨北帆,同日過江來。
水漫荊門出,山平郢路開。比肩羊叔子,千載豈無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1334132.html
相關閱讀: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