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同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于自己的兒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夏朝共傳14代,共17帝王(夏朝最高統治者的稱謂),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后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那么,夏朝為什么叫夏朝呢?夏朝是按四季的叫法才叫夏朝的嗎?如果是那為什么不叫春、秋或冬呢?讓我們來看一下中國第一個王朝為什么叫夏朝吧。
據史書記載,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現過夏族與周圍其他部族之間爭奪聯盟首領的頻繁戰爭。夏部族大約是在中國古史傳說中的顓頊以后逐漸興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獻均把夏族追溯到顓頊。
夏朝為什么叫夏?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關于“夏朝”這一稱謂的來源有十種說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是“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
司馬遷記載“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夏后”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為國號。
夏朝是在原始社會制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唐朝張守節則認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為“夏伯”后而得名!跋摹笔菑摹坝邢闹印、“大夏”地名演變為部落名,遂成為國名。中國中原地區從此出現“國家”的概念這便是不少歷史學家所認為中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的起始。據《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夏”意為“中國之人。
從這以后,我們就知道了夏朝的來歷,也知道了自己為什么是華夏子孫。中國文化每一個細節之處也是有獨特的內涵的,只要細心研究,就會有新的發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60627.html
相關閱讀:夏桀簡介,夏桀亡國,夏桀夏朝亡國之君,歷史上著名的暴君
李維明:追尋二里頭文化的真相
大禹改禪讓為繼承的背后原因:母系社會已經解體
夏帝胤甲簡介 傳說在位時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
夏侯嬰中國第一好司機 曾給四任皇帝趕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