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不少地方還有毒蛇猛獸,傷害人和牲口,叫人們過不了日子。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筑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兇了。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后,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里,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后代的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舜年老以后,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禹。到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這時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產力發展了,一個人生產的東西,除了維持自己的生活,還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領們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產品作為自己的私人財產,變成氏族的貴族。有了剩余的產品,部落和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捉住了俘虜,不再把他們殺掉,而把他們變成奴隸,為貴族勞動。這樣,就漸漸形成奴隸和奴隸主兩個階級,氏族公社開始瓦解。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績,提高了部落聯盟首領的威信和權力。傳說禹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并且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召集許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禹的人手里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到會最晚。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符其實的國王了。禹原來有個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經幫助禹治理政事。禹到了晚年,便四處查訪,決定推舉夷人首領皋陶為繼承人。但是皋陶卻先他而逝,皋陶的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制度,本來是應該讓伯益做禹的繼承人的。但當禹死后,部落聯盟中一些有權勢的大家族,擁立禹的兒子啟即位,便起來反對伯益。啟趁動亂之機殺了伯益,奪得了王位(約公元前1988年-1979年)建立夏朝。以前的“禪讓”選舉制度從這個時候被破壞,代之以“家天下”的王位世襲制。從此以后,“禪讓”制變成了“世襲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夏,原由夏后氏、有扈氏等十幾個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的名稱,變成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的代號了。
王位世襲制的確立,是走向奴隸制國家的重要標志之一,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場重大的社會變革。夏部落中的同姓邦國有扈氏反對世襲制,起兵造反,啟親率大軍進行討伐,雙方于甘(今陜西戶縣)展開大戰,有扈氏戰敗后,啟將他的部落全部消滅。于是眾多邦國首領都到陽翟朝會,啟地鈞臺(今屬河南禹縣)召開諸候大會。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鈞臺之享”,此舉更進一步鞏固了新王權。隨著王位世襲制的確立,以國王為中心的國家機構體制也隨之建立起來。為什么到啟的時候,發生了這么重大的社會變革呢?這不是偶然的,是私有制發展的必然結果。當時,隨著氏族部落間掠夸戰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俘虜變成了奴隸。在氏族內部,由于私有制的發展,耕地逐漸被分配到各個家庭使用。一夫一妻的小家庭開始成為社會的經濟單位。在這種情況下,富有家庭的家長們,為了取得更多的財富,開始掠奪本氏族成員占有的生產資料。社會財富日益集中在少數人手里。這些部落首領和富有家庭的家長成為奴隸主。而多數人喪失了生產資料,成為平民或游民,有的被迫為奴隸主勞動,淪為奴隸。于是,社會上形成了奴隸和奴隸主兩大對抗的階級。奴隸是奴隸主貴族的私產,可以任意地打罵、殺害,甚至當作商品進行交換。私有制確立了。貴族們的財富和奴隸也理所當然地傳給子孫后代。經濟基礎的這種變化,必然引起上層建筑的變革。禹在位的時候,部落聯盟的民主被專斷所代替。據說.有一次禹在會稽召集各部落首領開會。有一個叫防風氏的部落首領來晚了。禹就殺掉了他。可見,所謂“公天下”已名存實亡了。禹在對外戰爭中,不斷地得到勝利,俘獲很多奴隸和財富。這時低他的兒子啟勢力已經很大。他看到父親擔任部落聯盟首長,生活富裕而且很有權勢,早就想繼承這個職位。夏部落的多數奴隸主貴族,也郡不愿意把這個權力讓給別的部落。禹死之后,啟便在夏部落奴隸主貴族的支持下,廢除了撣讓制度,繼承了父親的職位。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世襲比禪讓是一種含有進步意義的新制度。它遭到了舊勢力種種阻礙。有個叫有啟氏的部落,為了維護禪讓制度,起兵反啟,很快就被啟打敗。有扈氏的子孫被罰做牧奴。啟為了鎮壓奴隸們的反抗,打擊舊勢力,鞏固奴隸制的世襲制,把原來的部落聯盟機構變成專政機關。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就是這樣在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情況下產生的。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正式被廢除,變為王位世襲的制度。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了。
(夏禹王相)
伯益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7935.html
相關閱讀:李維明:追尋二里頭文化的真相
夏侯嬰中國第一好司機 曾給四任皇帝趕過車?
夏桀簡介,夏桀亡國,夏桀夏朝亡國之君,歷史上著名的暴君
夏帝胤甲簡介 傳說在位時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
大禹改禪讓為繼承的背后原因:母系社會已經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