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最后的秘密(巴、夏與三星堆)13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夏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十三、三星堆文明史載,鱉靈在郫邑治水有功,受禪杜宇而為蜀王,是為開明氏,傳一十二世。這段歷史是無庸置疑的,而郫也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解釋:卑,是低矮的意思,右邊的偏旁,則表示的是堤壩。與防風一樣,郫處在低洼地帶。所謂低洼,是相對水勢而言的,水高則低,水低則高。公元前七世紀,水的高度使地勢較高的郫邑都變成了低洼之地,可見,當時洪水之大。濁浪滔天這個成語,或許就是對這一時期歷史的見證,因為濁的意思,就是指蜀地的水。濁,繁體為?。這說明了些什么問題呢?(一)水從何處而來?從下游?如果從下游而來,那么整個成都平原,一定是汪洋一片,而且,也決不會誕生都江堰這樣的水利工程。因此,水只可能從上游而來。這就證明,這個時候,寶瓶口已經開鑿了,因為它是水的唯一的來源。(二)鱉靈是怎樣治水的?是繼續拓寬寶瓶口嗎?還是堵住它?顯然,都是不可能的。史傳他“開金堂峽”,這才是真正科學合理的方式!這也是從科學的角度,對這個傳說給了個肯定的答案:它是真實的。(三)都江堰的功能?都江堰是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這是人盡皆知的。但它的原始功能,真的是這樣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它既然使郫邑都發生了嚴重的水患,那么,它的開鑿,必定禍害了整個成都平原。難道,古人是用這樣的方式來灌溉的嗎?那又是怎么回事喃?顯然,寶瓶口的開鑿是精心設計的;而它產生的結果,卻又是毀滅性的,因此,它的原始功能,并非是灌溉成都平原,而是一項實施毀滅性打擊的軍事設施!那么,究竟是誰實施了這一可怕的攻擊呢?《史記》與《左傳》都詳細的記載了,公元前589年,晉楚爭霸,發生了著名的“鞍”之戰,齊大敗,楚出兵救齊,大勝,晉不敢出兵與之抗衡。然后楚在山東境內的“蜀”會盟諸侯,規模之大,頗為罕見,使其霸業達到了頂峰。歷史是嚴謹的,特別是古人。而且,歷史上也發生過多次后人建國使用先祖國號之事,盡管它們時代不同,但歷史總是把它們嚴格的區分開來了的。為什么史上會同時出現兩個“蜀”,卻沒有加以任何的區分和解釋呢?是史官沒文化,還是因為這是一個不必解釋的問題?不必解釋,是否意味著,只有一個蜀?也就是說,巴蜀的那個蜀,已經不復存在了。與防風一樣,有人滅了蜀并遷之于山東。這個神秘的人,究竟是誰?在二里頭文化中,發現了許多與三星堆文化驚人相似的地方。專家們推測,三星堆古蜀國里,有一支重要的外來力量,他們就是來自山東這個方向。這個推論是建立在黃河起源說的基礎上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解釋這種文化上的驚人相似。 更令人驚奇的是,“從母左腋出”的老子,他母親的形象,居然出現在三星堆編號為K2③:264的神像上。“人像左腋下有一道鑄造形成的缺口”,但“獸首吻部上緣有一長約12厘米的補鑄形成的裂縫延伸至左耳根部”!如果因為鑄造技術拙劣,“人像左腋下有一道鑄造形成的缺口”尚可理解,但既然都進行了“補鑄”,為何還要留下一道鑄造而成的缺口呢?這個缺口是否意味著什么?是從事某種專業的一族,還是一個文化派別?從時間的先后關系來看,蜀出現在山東,遠在古蜀滅亡之后。如果說,這個山東的蜀,早于巴蜀的蜀的話,那么“天子腳下”的文明人,是斷斷不會容忍這個“?”浪滔天、不夷不戎、不蠻不狄的沒有文化的家伙跑出來魚目混珠的,更不可能心安理得、不加注釋并自覺自愿的主動把他們記述為“蜀”而沒有一絲怨氣的。因此,兩個蜀之間的先后關系、傳承關系,恰恰是相反的。可以肯定的說,滅三星古蜀之人,非夏者其誰!這也破解了神樹被人為損壞之迷。神樹,許多專家認為它是“建木”,也就是伏羲通天的“天梯”,這是非常正確的。建木的意思,本來就是“建造的木”,也就是人造樹;而建木上的鳥,不也正意味著通天嗎?因此,破壞建木,損毀鳥翅,就是“絕天地通”。這也證明了巴蜀之間文化上的驚人一致。同時,這個推論也從民俗學上得到了印證。為什么遠在西鄙的巴蜀,語言卻屬于“北方語系”呢?因為“北方語系”,本來就是在巴蜀古語的基礎上形成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2144.html

相關閱讀:大禹改禪讓為繼承的背后原因:母系社會已經解體
夏帝胤甲簡介 傳說在位時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
李維明:追尋二里頭文化的真相
夏侯嬰中國第一好司機 曾給四任皇帝趕過車?
夏桀簡介,夏桀亡國,夏桀夏朝亡國之君,歷史上著名的暴君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