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 夏朝相當于西方的亞特蘭蒂斯? 禹本想繼續禪讓,把位子傳給皋陶的兒子伯益,但伯益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于是他主動放棄了,建議由禹的兒子啟來繼承。再加上啟也是個強勢的人,特別想當老大,禹就借坡下驢,順水推舟把王位傳給了啟! 〖s公元前2070年,啟在老爸的基業上建立了夏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朝,部落聯盟首領也正式升級成了君王。啟上位之后,當領導當上癮了,愛崗敬業,以家為天下,以天下為家,等到該他禪讓王位的時候,他一想我這王位是我爸爸傳給我的,我憑什么傳給外人?于是就不傳了,禪讓制到了他這一代就沒有繼續下去,從此演變成了王位世襲制。 后來的列祖列宗們思想覺悟和啟差不多,所以這個制度在中國就一直延續了四千多年,直到1912年2月12日,宣統皇帝下詔退位,王位世襲制才算終結,可見“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覺悟是有悠久歷史的。 這個王位世襲制的特點,簡單說來就是家天下,具體來說就是王位更替采用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的方式,前者比如朝鮮,后者比如古巴,這兩個國家都很明顯地體現出了王位世襲制的特點。 夏朝建立之后,傳說中都城在陽城,離今天河南登封少林寺不遠。它的疆域就是晉南豫西——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其實還是部落,巴掌大的一塊地方。 為什么叫傳說中呢?因為夏朝還沒進入信史時代,只有以前留下的史籍上有記載,沒有出土文物能夠證實。我們了解歷史有兩個途徑:一種是通過文字了解,比如歷史典籍;一種是通過文物,也就是考古發現來印證。相比之下,考古發現更有說服力,因為口說無憑。 怎么能證明夏朝存在呢?有沒有出土文物來證明?像商朝,我們挖出了甲骨文,周朝也有不少文物可以鑒定,唯獨夏朝在考古學上至今沒有找到確鑿證據。所以中國香港、臺灣的歷史書,一般寫中國歷史都從商朝開始寫,不寫夏朝,因為夏朝還沒有最后被確定真正存在,在嚴謹的學術領域只能是個傳說,和大西洲亞特蘭蒂斯差不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82643.html
相關閱讀:大禹改禪讓為繼承的背后原因:母系社會已經解體
夏帝胤甲簡介 傳說在位時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
夏桀簡介,夏桀亡國,夏桀夏朝亡國之君,歷史上著名的暴君
夏侯嬰中國第一好司機 曾給四任皇帝趕過車?
李維明:追尋二里頭文化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