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清朝皇帝是否“個個勤政”?清朝皇帝真的勤政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清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自從前些年某位清史學術專家給清朝皇帝下了“個個勤政”定義之后,多年來,清史學界似乎產生了不小的認同聲音,F代人知道,“政”屬于管理學范疇,而現代管理學知識告訴我們:當一個組織(國家也是組織)人員僅有十數人時,勤的效果非常明顯;但當一個組織的人員超千上萬的時候,勤政的效果往往會發生質的畸變,管理者只會落得吃力不討好、好心辦壞事的敗績。在這個方面,上個世紀的國共戰爭史曾給出了例子。蔣介石作為民國總統,在戰場上指揮到了團級軍官,造成了國民黨軍隊指揮系統的混亂。因此,用“勤政”去贊美清朝歷代皇帝,只能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進一步說,清朝皇帝是否“個個勤政”,只是某些學術家摘取史料的立場而已,不能不有以偏蓋全的嫌疑。這里可以講述一則廣為清史學者們所引用的史實,來說明這個問題。

  道光即位之初很勤奮,每天起早貪黑批閱奏折,所有奏折一個不落。不久他就感覺,昨天的沒看完,今天的又來了一堆,每天累得頭昏眼花,照這樣何時是個頭?各地送來的文件堆積如山,都看完不現實,不看又怕穿幫,大臣一旦發現皇帝好糊弄,將來就會欺上瞞下,蒙混過關。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既可以讓皇帝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又讓大臣不偷懶呢?還是曹振鏞有辦法,他說:“皇上每次只要看幾本奏折,不看內容,看字,發現有錯別字的,或者筆畫不工整的,就用紅筆劃出來,然后發給大臣們傳閱,大家一看,不得了,皇上批閱奏折如此仔細,一筆一畫都逃不過皇上的火眼金睛,今后誰還敢忽悠您?”“高,實在是高!”道光采納了他的建議。

  曹振鏞就是清朝歷史上那個著名的以“多磕頭、少說話”信條去影響他人、傳授為官經驗的三朝閣老,而道光則是清朝“打開國門”鴉片戰爭前后時期的一個重要皇帝,也是一個著名的愚頑皇帝。他采用這種“勤政”手法或說權謀手段(道光以“裝窮”而著名于清史),決不會是他一個皇帝的孤立行為(毋論咸豐、同治、光緒三代皇帝的無作為)。聯系到清朝前半季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字獄”嚴酷時代,史冊所記載的“勤政” (史稱帝皇們“宵衣旰食”),是否有記載者不得已為之的“拍馬屁”之嫌呢?而時下某些學術家所下的清朝皇帝“個個勤政”定義,則有了死抄史冊的書蟲之嫌了,??中國封建時代就史學上的這種只看現象不看本質、誤國殃民的書蟲太多了(導致后人胡適感嘆: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女孩。??近古、近代社會認知不進步導致落后的緣由)。

  不能不說,用所謂“勤政”去看待清朝皇帝的時下某些學術專家,頭腦里潛藏著小國寡民“家長制”的故習思維。而這種家長制“人治”,曾使得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古舊封建中國處于人在政興、人亡政息(從頭摸索)的循環更替、不前進狀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86030.html

相關閱讀: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