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清朝總理衙門大臣:晚清慶親王奕?的歷史角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清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慶親王奕?,是清朝的一個皇室人物,在清末的政治斗爭中葉占了濃墨淡彩的一筆。奕?,出生于1938年11月16日,滿族人,是乾隆皇帝第十七子永?之孫,輔國公綿性長子。

  慶親王奕?一生經歷的大事:

  光緒皇帝時期,奕?,任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封慶郡王,十七年遷總理海軍事務大臣,二十九年任領班軍機大臣,三十四年晉封世襲罔替慶親王。宣統三年任首任內閣總理大臣。清帝遜位后,避居天津。1917年1月28日病死,謚號為“密”。

  看著奕?的這樣的職位,就知道他在清末的時期的地位了。

  奕?是滿族人,他是皇室人,是一個親王,因此,他在骨子里氏為自己及家族的皇室利益而斗爭著的。慈禧太后,自然是跟奕?一條戰線的,慈禧知道奕?的孝順和忠心,在奕?有過發呢名的言論之后,還是,對他很信任。

  慈禧太后反對戊戌變法,奕?也慈禧一起反戊戌變法,卻在義和團的巢撫問題上又與其一直效忠的主人意見不一;他瞧不起政治暴發戶袁世凱,卻在袁的賄賂下,弄到后來,慶王遇重要事件,及簡放外省督撫、藩臬,必先就商于袁世凱。

  在義和團運動時期,奕?與袁一樣仇視義和團,但他被義和團視為仇敵的原因卻在于他的職位“時充總理衙門大臣”。義和團的甄別教條從“藏洋書洋圖者皆號二毛子,捕得必殺之”到如何對待交涉洋務之人,是通用的。弈?的命運當然不能與“革命”的載漪和剛毅可比,而又絕無法與袁世凱相論。

  奕?作為決策高層人物有著他的“政治理性”,因為他已經看到了大清王朝命運的前景,他才在袁世凱逼宮之時幫助袁恫嚇全無主見的隆裕太后,終于在1912年2月12日,這位婦人以皇帝的名義頒布了退位詔書。

  從清王朝的角度看,奕?的舉動未必符合其政治標準乃至貴族的良知,但從社會運動中的官方個人對策之角度來說,那未必不是個明智之舉。至少來說,他攜眷到天津之后得以安度余生,而遠比那位“永遠圈禁”的載漪的個人際遇以及那位“開棺戮尸”的剛毅的政治命運要強。興許只有后來被淡出政局的那位大阿哥溥俊的瀟灑,才可與他相比,不過前者僅是一個道具罷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2736.html

相關閱讀: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