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辛丑條約 1900年(庚子年),義和團運動在中國北方部分地區達到高潮,大清帝國和國際列強開戰,八國聯軍占領了北京紫禁城皇宮。1901年(辛丑年)9月,中國和11個國家達成了屈辱的《解決1900年動亂最后議定書》,即《辛丑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從海關銀等關稅中拿出4億5千萬兩白銀賠償各國,并以各國貨幣匯率結算,按4%的年息,分39年還清。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西方人稱為“拳亂賠款”(Boxer Indemnity)! 「幽辍1900〕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與德?法?俄?英?美?日等11國駐華公使,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簽訂了《辛丑條約》。其中第六款規定,賠償各國關平銀4.5億兩,年息4分(4%),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982238150兩,以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抵押,通商口岸的常關也歸海關管理。這項巨額賠款使中國社會徹底淪為半殖民半封建主義社會。各國的分配率以俄國最多,計28.97%,德20.02%,法15.75%,英11.25%,日7.73%,美7.32%,意5.91%,比1.89%,其余都不足1%。還本付息定在上海辦理,先由匯豐?德華?道勝?匯理?正金五銀行經收。次年美國花旗銀行在上海設行,參加組成銀行委員會,所收本息攤交各國所定銀行。清政府以關稅收入僅能抵償舊借外債,為籌還賠款計,將年額2121萬余兩攤派各省?關,從而引起田賦?丁漕?糧捐?契稅?當稅?鹽斤加價?關稅?厘金?統稅和各種苛捐雜稅的不斷增加。在償還該賠款時銀價跌落,各國堅持按“應還日期之市價易金付給”,到1905年,鎊虧積欠120萬英鎊(合銀800萬兩)。4月26日清政府為支付這項差額,向匯豐銀行借款100萬英鎊,年息5厘,20年還清,本息合計1525000鎊。以關稅及山西省煙酒稅厘金作抵,債票按97%在倫敦發行,市價 99%~103%。這項借款實際是庚子賠款的追加負擔。 1909年起,美國將所攤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學習基金,到1924年6月退回余款本利1250余萬美元,作為中國教育文化基金。1917年12月起,大部庚款緩付5年,德奧部分因戰敗取消,和俄國緩付部分,都撥作國內公債基金。1924年5月底蘇聯政府聲明放棄俄國部分庚款,于清償所擔保債務后,完全充作提倡中國教育款項。1925年法?日?英?比?意?荷等國都先后聲明退回賠款余額,并訂立協議,充作辦理對華教育文化事業,或充作外國銀行營業費用和發行內債基金之用。這種退回庚款的實際使用,大都由中外合組的管理委員會主持! 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專門為培養赴美留學生的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正式成立。在清亡以后繼續利用庚子賠款選拔留學生。1949年掌管“清華基金”的杰出教育家梅貽琦先生到臺灣后,又利用這筆款項創辦了新竹清華大學! ‰S后,英國、俄國等國也有庚子賠款,也是用于教育,具體多少錢無法準確核實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2740.html
相關閱讀:清末高層政斗下的女活佛與白花大蛇穢居案
皇太極不但娶過倆寡婦 還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皇太極離間袁崇煥
康熙天子為什么叫“玄燁”?
清代皇帝每一位都有部愛情傳奇:清朝皇帝太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