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條之戰的戰爭過程簡介
鳴條之戰,是夏朝末年(約公元前1600年)在商滅夏的戰爭中,商湯率領商部落士兵與夏軍在鳴條(今山西運城夏縣之西,一說在河南封丘東)進行的一場決戰。
戰爭過程
間諜活動
在與夏朝決戰之前,為了觀察夏王朝的情況,伊尹向商湯出謀,由伊尹親自去夏王都住一段時間,觀夏的動靜。商湯就準備了土特產等貢品,派伊尹為使臣去夏王都朝貢。
伊尹將夏桀及王朝的情況觀察清楚之后,就回到了商,向商湯獻計說:不能急于出兵討伐夏桀,還要蓄積更大的力量,繼續削弱擁護夏王朝的勢力,等待時機。商湯接受了伊尹的主張。
商湯被囚
夏桀得知湯還在繼續征伐諸侯,擴大商的勢力,于是派使臣將商湯召至夏王都,并且下令將商湯囚禁在夏臺(夏朝設立的監獄)。伊尹和仲虺得知夏桀將商湯囚禁起來以后,就搜集了許多珍寶、玩器和美女獻給夏桀,請求釋放商湯。夏桀就下令將商湯釋放回商。夏桀囚禁商湯之事在諸侯、方國中引起了更大地恐慌,紛紛投奔商,愿助商湯滅夏。
剪除羽翼
在夏王朝的諸侯、方國中,在東部地區有三個屬國是忠于夏桀的:一個是豕韋(今河南滑縣東南),一個是顧國(今河南范縣東南),一個是昆吾(今河南許昌)。這三個夏屬國的勢力都不小,他們所處的地區又與商較近。
商湯回商以后,見叛夏歸商的人愈來愈多,就和伊尹、仲虺商議征伐豕韋和顧國的事。經過一番謀劃和準備之后,商湯和伊尹就率領了助商各方的聯合軍隊,先對豕韋進攻,豕韋很快就被商軍滅亡。豕韋被滅,顧國勢單,商湯又揮師東進,乘勝也將顧國滅了。豕韋、顧國的土地、財產、入民盡歸商所有。
地處豕韋、顧國北鄰的昆吾國,國君被稱為“夏伯”。夏伯見豕韋、顧國被商湯所滅,立即整頓昆吾之軍準備與商相戰。同時派使晝夜兼程赴夏王都,向夏桀報告商湯滅豕韋、顧國的情況。夏桀非常惱怒,于是下令起“九夷之師”(東夷人部落組成的部隊),準備征商。商湯本想率軍去滅昆吾,然后征東夷,進而滅夏桀。伊尹阻止商湯,并說:“東夷之民還服從桀的調遣,聽夏的號令,此時去征伐不會取得勝利,滅夏時機尚未成熟,不如遣使向桀入貢請罪,臣服供職,以待機而動”。商湯采納了伊尹的建議,暫時收兵。備辦了貢品,寫了請罪稱臣的奏章,派遣使臣帶到夏王都,朝見夏桀。夏桀見了貢品和請罪奏章以后,和身邊的諛臣們商議,諛臣們就向桀祝賀說:“大王威震天下,誰也不敢反叛,連商侯也知罪認罪,可以不出兵征伐,安享太平”。這樣夏桀就下令罷兵,仍然整天飲酒作樂。
夏桀下令罷兵不征伐商,可是一年之后,昆吾的夏伯率軍向商進攻。商湯率軍迎戰昆吾。一戰而大敗昆吾軍,再戰而殺夏伯滅昆吾,將昆吾的土地、入民并入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8003.html
相關閱讀:李維明:追尋二里頭文化的真相
夏帝胤甲簡介 傳說在位時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
大禹改禪讓為繼承的背后原因:母系社會已經解體
夏侯嬰中國第一好司機 曾給四任皇帝趕過車?
夏桀簡介,夏桀亡國,夏桀夏朝亡國之君,歷史上著名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