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在先秦史料以及先秦文物考古資料中都有說明。盡管如此,一些疑古派人士竭力否定夏朝的存在。一個重要問題是夏朝在哪里開啟國都。換言之,夏朝的第一個國都在哪里。筆者根據多年研究,對比北方和南方過去幾十年的考古研究成果,認為禹王在湘西開啟夏朝,湘西崇山地區乃夏朝第一國都。
崇山在湖南大庸縣西南,與天門山相連,屬于武陵山脈。武陵山脈自貴州云霧山東延分三支。北支由湖北來鳳的龍山入桑植縣歷山,桂英山,青龍山等,其中最高峰壺瓶山海拔2098.7米。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紅溪山,朝天山,張家界、白云山、青巖山,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間,有七星山,崇山,天門山,延入慈利縣的大龍山,天合山。三支均東至洞庭湖沖積平原逐漸消失。崇山地處張家界市西南約20公里處,海拔1164.7米,主峰面積3平方公里。唐朝時期,全國改為十道。高祖李淵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農歷辛已年)下令置澧州、澧陽郡,屬山南道,統轄六縣,慈利與崇義縣(今永定、武陵源二區與桑植縣)歸其所轄。
湘西崇山地區自遠古以來一直是南方極為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伏羲最初立君建國就在現今張家界武陵山區的崇山地區。伏羲在崇山立君建國有其歷史淵源和歷史背景。崇山的歷史地位首先是與有巢氏和燧人氏產生于湖湘地區有關。有巢氏最早出現在湖南九嶷山以南,也即最近發現的8萬年至12萬年以前的47顆現代人牙齒化石所在永州地區一帶。燧人氏則誕生在洞庭湖以南的湘山上,并在常德的澧縣建立了遂明村。伏羲氏作為燧人氏之子,首先在今常德武陵至張家界一帶活動。伏羲氏時期以后,以武陵崇山為核心的周邊地區都屬于崇山國的管轄范圍。從伏羲朝到神農朝、黃帝朝、顓頊朝、帝嚳朝、堯舜禹、夏商周時期,崇山國的管轄范圍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崇山國的管轄范圍大致可以說西至今四川和重慶的崇州、崇縣以西,東至洞庭湖以南湘江邊,北至湖北鄂西南,南至廣西貴州。燧人氏時期的早期活動地點就在這一帶。
崇山,位于張家界市城區10公里郊外,與著名的天門山比肩而立,僅幾里之遙。這里是張家界歷史文化發源地,古有“伏羲八卦源于張家界崇山”之傳說。山高林密,壁陡巖奇,風景絕美。但只因生在張家界,就注定其無法名揚四海的命運。為何?因為張家界世界級的絕版風景太多,比之稍遜的景觀就被其蓋過鋒芒,無法成名。如果放在其他市州,想必早就成為著名景區了。
伏羲氏作為燧人氏的后裔,在崇山地區開國立君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短旎史?氏?山易爻卦大象》中論及八大名山,其中首位名山就是崇山。《天皇伏?氏?山易爻卦大象》曰:“崇山君,君臣相,君民官,君物?,君?后,君??,君兵?,君象首。”伏羲八卦中八座大山皆有物象。崇山是《連山易》八大山之第一山。八大山中,除了崇山以外,其他在湖南的名山還有懷化會同的連山以及烈山、潛山等。
伏羲創八卦與龍馬負圖甲象崇山有關。《太古河?》曰:“伏?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風姓。末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易草木。草生月,雨降,日河泛,?龍馬負圖,蓋分五色,文開五易,甲象崇山。天皇始畫八卦,皆?山名易,君臣、民物、陰陽、兵象始明於世!边@里,甲象崇山是龍馬負圖中的畫像。
甲象崇山在《古三墳·山墳》中是伏羲畫八卦的卦象!豆湃龎灐ど綁灐吩唬骸胺鼱奘,燧人氏子也。因風而生,故為風姓,未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日)(生),易草木。草生月,雨降日,龍馬負圖,蓋分五色,天皇始畫八卦,開立易(學),甲象崇山,皆連山名易,君臣民物,陰陽兵象,始明于世!(《漢魏叢書》本)
伏羲氏之后是神農氏治理時期。據史料記載,歷代神農炎帝具兆茶陵,即埋葬在茶陵。湖南株洲茶陵云陽山至古茶山一帶是歷代神農炎帝的祖地和墓葬區域。軒轅黃帝也將神農炎帝后裔封在茶陵。根據湘西懷化高廟考古發現和彭頭山考古發現,距今8000年左右,神農炎帝在湘西一帶的活動極為頻繁。特別是閆朝科先生的《誰是人類最早的文明——中華有帝之國高廟太?伏羲國考》(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編、河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一書表明,神農炎帝時期的文化繼承了伏羲治理時期的文明成果。神農氏時期的《神農氏政典》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憲法。神農憲法繼承了伏羲憲法的愛民順民的治理思想,提出“惟天生民,惟君奉天”“民惟邦本,食惟民天”的天、民、君的憲法秩序理論。惟天生民,民意民志民心就是天意天志天心。政府君王的義務是奉天而行,即要尊奉民意民志民心。天、民、君的憲法秩序不能顛倒,否則政府君王的權力就會膨脹,形成政府行為過度的專制政權。神農氏總結了伏羲氏后期出現的政府君王權力多度膨脹的現象,提出了警惕過度政府行為的反過政理論和政策。神農氏憲法提出:“道正常,過政反僻;刑正平,過政反私;?正?,過政反侈;禮正度,過政反僭;樂正和,過政反流;治正簡,過政反亂;喪正哀,過政反?;干戈正亂,過政反危;市肆正貸,過政反邪;譏禁正非,過政失用。”神農氏憲法反對過政的理論源于歸藏易理論。歸藏易理論是神農氏憲法的基礎理論,重在強調收斂和內省!盁o亂政典”的主張體現了神農氏時期遵守憲法的憲治思想。
帝堯時期崇山是?兜的流放地。根據《路史?后紀五?疏仡紀?黃帝紀上》,?兜是黃帝鴻的后裔。帝鴻之裔有防風氏和縉云氏。防風亦?姓,守封禺之?。防風氏至商為汪芒氏,更為漆姓,后有汪氏、罔氏、汪罔氏、汪芒氏?N云氏是黃帝時期的夏官。后來縉云氏娶土敬氏遺腹子,而生?兜。?兜出于縉云氏?N云氏是?兜后裔的重要姓氏。堯帝時期?兜擔任堯帝的司徒,可以說官至三公的位置。?兜被堯帝流放崇山的原因很多。除了?兜本身作為司徒枉法行兇以外,?兜得罪堯帝還因為錯誤推薦共工治水。《路史?后紀五?疏仡紀?黃帝紀上》曰:“而縉云氏亦帝之?也。妻土敬氏,曰炎融,遺腹而生?頭,為堯司徒。?義隱賊,好行兇,天下之人謂之??,堯放之于崇山。?頭者,?兜也。以狐功輔繆,亡其國。生三苗氏。”?兜被堯帝流放崇山后,死在崇山,葬在崇山。今張家界武陵山區崇山上還有?兜墓地。
其他史料也表明?兜是黃帝后裔!蹲髠鳌の氖恕吩疲骸暗埒櫴嫌胁徊抛樱诹x隱賊,好行惡德,丑類惡物,頑器不友,是比周天下萬民謂之渾敦”。杜預曰:“即?兜,帝鴻黃帝也!薄妒酚洝の宓鄯钣洝分貜蜕鲜鲋灾蟆拔舻埒櫴嫌胁徊抛印煜轮裰^之渾敦。”賈逵曰:“帝鴻黃帝,其苗裔?兜也!边@里說?兜是黃帝的后裔,屬于黃帝的一支!渡胶=洝ご蠡谋苯洝吩唬骸邦呿溕?兜,?兜生苗民,苗民厘姓!庇终f:“高辛之邦,堯竄之于三!?兜堯臣!惫闭J為是“三苗之民”!渡胶=洝ご蠡哪辖洝穭t云:“大荒之中有人名曰?兜,鯀妻士敬,士敬子炎融,炎融生?兜……有?兜之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9879.html
相關閱讀:夏帝胤甲簡介 傳說在位時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
夏侯嬰中國第一好司機 曾給四任皇帝趕過車?
李維明:追尋二里頭文化的真相
夏桀簡介,夏桀亡國,夏桀夏朝亡國之君,歷史上著名的暴君
大禹改禪讓為繼承的背后原因:母系社會已經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