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夏王朝是奴隸制國家。奴隸與奴隸主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夏王朝的奴隸,主要來源于戰爭中的俘虜。某些部族被夏王朝討滅之后,組織形式依然保留,其成員整體均淪為奴隸,例如,據《楚辭天問》注,啟討滅有扈氏,將其部族成員罰作“牧豎”,即放牧牲畜的奴隸。
夏王朝的貴族擁有大量土地和眾多奴隸。據《左傳·哀公元年》記載,少康失國逃奔有虞氏時,仍“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少康寄居他族尚且如此,其貴為天子之時,直接控制的土地和奴隸當巨不勝數。
夏王朝統治者發動戰爭,除掠奪財富和奴隸,也為了攫取美女,以滿足其驕奢淫逸的生活。據《國語·晉語》記載,夏朝末代國王桀討伐有施氏,“有施氏以妹喜女焉。”《竹書紀年》云,岷山氏“進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無子,刻其名于苕華之玉!
平民是夏王朝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平民的地位雖高于奴隸,但是也深受貴族的壓迫。平民與貴族的矛盾,是社會的重要矛盾。平民意愿的向背,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夏王朝的安危。后羿之所以能篡奪夏王朝的政權,正是因為太康沉迷于田獵,失去了平民的支持。后羿“不修民事”,終日游樂,亦為寒浞所殺。寒浞重蹈太康、后羿的覆轍,“不恤人事”,也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實乃萬古不變之真理。少康滅寒浞之后,經其子杼的治理,夏朝復趨穩定。杼是夏朝的一代著名國王!秶Z·周語上》稱杼“能帥禹者也,夏后氏報焉!币馑际钦f,杼能繼承禹的功業,因而夏人以高規格的報祭來祭祀他。
夏朝末期,統治階級對奴隸和平民的壓榨日益深重,導致社會矛盾空前尖銳。
《史記·夏本紀》載:“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后氏德衰,諸侯畔之!
夏桀暴虐無道尤甚,大肆搜刮百姓,屢次發動對外戰爭,民怨沸騰!妒酚洝は谋炯o》云:“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辫畲笈d土木,營造宮殿,又廣收美女,伎樂之人,充陳后宮。桀寵愛妹喜,不惜大量撕扯貴重的絲織品,甚至造酒池行舟,以博取妹喜的歡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0518.html
相關閱讀:大禹改禪讓為繼承的背后原因:母系社會已經解體
夏桀簡介,夏桀亡國,夏桀夏朝亡國之君,歷史上著名的暴君
夏帝胤甲簡介 傳說在位時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
李維明:追尋二里頭文化的真相
夏侯嬰中國第一好司機 曾給四任皇帝趕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