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唐朝冶鑄業工藝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歷史冶鑄業也有很大的進步。唐朝規定,除西、北邊州禁置鐵冶和采礦外,其余諸州出銅鐵之所,聽人私采,官收其稅。據記載,唐前期有銀銅鐵錫之冶168所,在陜(河南陜縣)、宣(安徽宣城)、潤(江蘇鎮江)、饒(江西波陽)、衢(浙江衢縣)、信(江西上饒)諸州有銀冶五十八,銅冶九十六,鐵山五,錫山二,鉛山四。這是一個很粗略的統計,要比實有數少得多。唐宣宗時曾一次增鐵山七十一,可見全國產鐵處極多。這時,金屬鑄造技術達到了新水平。近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了一處盛唐時期的窖藏文物,其中有碗、盤、壺、罐等金銀器皿270件,造型優美,紋飾精致富麗。從其切削工藝來看,可能已采用手搖足踩的簡單車床,這突出地反映了當時制造技術的進步。621年(武德四年),唐朝開始鑄造新幣,名“開元通寶”,直徑八分,十枚錢重一兩。自唐以后十枚重一兩的錢開始流行,相沿至清基本不變。天寶末年,分散在全國的鑄錢爐共99處,每年鑄錢達32.7萬貫左右。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08005.html

相關閱讀: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