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爆發,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陳錫聯任129師769團團長,他率部打響了129師抗戰第一槍,首戰即奇襲陽明堡日軍飛機場,一舉擊毀日軍飛機24架,開創了八路軍步兵打飛機的先例。
解放之初,陳錫聯作為第三兵團司令員出任新中國第一任重慶市長,盡管只干了十個月,但他在向政務院匯報工作時,令聽取匯報的民主人士驚嘆不已,史良說:真沒想到你這個領兵打仗的,管城市管得也這樣好。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任炮兵司令員;1955年授銜時,年僅40歲的陳錫聯被授予上將軍銜,是最年輕的上將之一,這一系列“第一”、“之最”,構成了陳錫聯的傳奇人生。
“小鋼炮”的由來
大革命時期,他是家鄉“首任”兒童團長。參加了游擊隊,是游擊隊員中年齡最小的。改編為紅軍后,他第一個被提拔當了班長,又第一批加入了共產黨。他曾經說過,在他的軍事生涯中,一個很大的遺憾是沒有擔任過“排長”。因為作戰勇敢、 且打仗聰明,領導很早就發現并著意培養這棵“苗子”,從班長直接提拔為連指導員,接著又升為營政委、團政委。有人認為陳錫聯進步太快,找領導提意見。領導 說:昨天晚上,陳錫聯帶著三個通訊隊去攻打敵人一個前哨連。這個前哨連駐守在山上,下面是班、排,最上面才是連部。按常規的打法,應當是從下往上攻,這樣打下來算勝利,打不下來就撤回來。但陳錫聯不這樣干。他帶著人深更半夜悄悄地攀上山頂,先干掉敵人的連部,然后從山上往下打,也就是從敵人的屁股后面打, 很快就消滅了無頭的敵人的班、排。戰斗結束天還沒亮。陳錫聯所部沒有傷亡一人,卻活捉了一百多個敵人。這樣漂亮的打法,你能想得出來?“小鋼炮”(陳錫聯的綽號)就是有一套,這樣的干部就是要培養提拔。后來不久,陳錫聯擔任了師政委、師長,成為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級指揮員。
1939年11月,新華日報(華北版)特派記者采訪時任385旅旅長的陳錫聯,面對這位仍有些稚氣但已是赫赫有名的八路軍抗戰名 將,記者由衷地感嘆:“鋼鐵往往代表著健壯而堅定。二十五歲的陳錫聯將軍不只有著一付膂力過人的體格,而且有著一顆驚人的堅定果決的心。在戰場上,一任戰 爭的波濤掀天覆地地滾來,他巖石般的雄姿,屹然不動……一個鋼鐵的人!”
時勢造英雄。陳錫聯上將從一個大字不識的放牛娃,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共和國的一代名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14702.html
相關閱讀:許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朱德的故事五則
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
孫武斬殺吳王愛姬是何居心?孫武練兵殺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