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唐朝的兵制是如何發展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唐朝軍隊  唐朝時期軍隊戰斗力由強至弱,不同階段特點不一,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時的兵役制度。接下來看看唐朝的兵制是如何發展的! 「啤 〕跗诨謴透,較隋朝更為完備。府兵為基本的常備軍,平時隸屬于皇帝的12衛和皇太子的東宮6率。每衛設大將軍1人、將軍2人,每率設率1人、副率2 人。平時負責管理府兵輪番宿衛諸事,戰時經皇帝任命,率領從各府調集的府兵出征。即“若四方有事,則命將以出,事解輒罷,兵散于府,將歸于朝。”重要軍機大事由政事堂舉行的宰相會議輔佐皇帝商決。尚書省的兵部,主要負責武官的考核、任免,軍隊的編制、簡點和輪番,以及圖籍、廄牧、甲仗的管理等! ≌D府兵制度  太宗時整頓府兵制度,12衛各領40~60府。鷹揚府恢復驃騎府、車騎府的舊名,不久又改為折沖府,“因地立稱”,分別冠以所在地名。府分上、中、下:上府為1200人,中府為1000人,下府為 800人。全國最多時共設634府,府兵約60萬人,主要分布于政治中心地區的關內、河東、河南及鄰近諸道,旨在“居重馭輕”,“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 ≌蹧_府  折沖府為府兵的基本組織單位。每府置折沖都尉 1人,左右果毅都尉各1人,長史、兵曹、別將各1人,下轄4~6團。每團200人,設校尉,轄2旅。每旅設旅帥,轄2隊。每隊設隊正,分為5火。每火10人,有火長。每隊、每火的裝備,如馬、馬具和、斧、鉗、鋸等,均有定數。府兵自用的武器、裝具和征途所需糧食皆自備。馬匹不足,由官府供給。平時訓練在冬季進行,由折沖都尉率領本府兵馬習戰! 「恼{遣、指揮權屬于朝廷。凡發兵10人以上,除緊急情況外,都要有尚書省、門下省頒發的皇帝“書”和銅魚符,州刺史與折沖都尉勘契乃發。府兵每年需輪流到京師宿衛,稱上番。由兵部依各府離京師遠近,確定上番的次數,每次1月,平均每年在役可達3月左右。部分府兵被派遣到沖要地區戍守,一般為1年一次! ∧急啤 〉搅颂菩诤笃,府兵制遭到了嚴重破壞。唐初規定府兵三年一代,但隨著唐朝中期之後邊患增加,用兵不斷,戍期延長,加上腐敗日益嚴重,邊將侵吞士兵財物,強迫士兵為自己服苦役,因此無人愿當府兵。天寶八年(749年),管理府兵的折沖府已經無兵可交。唐政府不得不停止征發府兵,改行募兵制。唐初曾在局部邊地少量募兵,自玄宗時開始盛行,開元年間,京師宿衛、邊鎮戍兵和地方武力基本上俱為募兵充任。  募兵制選出的人叫做“武卒”,錄取之后按各人特長進行編隊,職責與武器各有序列。吳起采取由單兵到多兵、分隊到合成的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使武卒完全脫離生產,專心操演,成為“常備兵”,明顯不同于過于業余兼職的“征發兵”,是一種史無先例的創舉,開后代募兵制的先河。這些職業化的軍人,驍勇善戰,立了功還有賞爵和田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23617.html

相關閱讀: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