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幫助李淵登上帝位的女人:歷史上的平陽公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唐朝的公主,是很值得大寫一筆的。
  
  唐朝的公主,相對整個中國歷史上其它的公主,享有更多的自主權。李唐王朝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時代,李家雖然出于關隴一帶,但是卻有鮮卑血統,在男女關系上,不如中原的一些世家大族那么嚴格。也就給予了皇族女性更多的自由與權力。
  
  唐代的公主,還有一件異于別朝的事情,就是常有度道出家的。
  
  其實,早在唐以前,皇族公主后妃出家的就屢見不鮮,據說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就出家為道,還修成正果。而北周更先后有六位皇后出家為尼。北魏年間,更有永泰、明練兩位公主出家為道。
  
  不過,這些入道的公主后妃,并不真是全都落發出家去修行的。她們出家的理由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出家之后,她們卻往往依舊享有奢華的生活,甚至還能夠享受到更多更自由的男女關系。
  
  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八歲的時候,曾以“為外祖母楊氏積福”的名義出家為道士。但是她還是仍舊住在宮中的。直到十六歲時,因拒婚吐蕃,而正式入住太平觀為觀主,等到和婚事息,二十歲的太平公主就如愿以償地嫁給了駙馬薛紹。
  
  唐睿宗的八女兒金仙公主、九女兒玉真公主,是以“為祖母武氏祈福”的名義出家為道的。出家的兩位公主,成為豪華的金仙觀和玉真觀主人,經常出面召集名人雅士飲酒作樂,不少男子拜倒在兩位公主的石榴裙下,兩位公主雖然似乎確實終身未婚,但緋聞卻是層出不窮。
  
  有這兩位公主開風氣之先,后來,玄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幾乎每代帝王都有女兒成為女道士。
  
  這些尊貴美貌的皇家女道士,其實是隨時可以還俗嫁人的,比如太平公主。假如她們無心為人妻的話,則可以享受到更多自由的兩性關系,而且還不用受指責。
  
  上行而下效,唐代的女道士,幾乎因而成了一種貴族風氣。達官貴人家的女子,也有不少去做女道士的。李白曾經為女道士李騰空做詩,這位李騰空就是宰相李林甫的女兒。女道士王靈妃曾經請駱賓王代她寫詩寄給情人——這女道士的情人是一位男道士。這些香艷的女道士里,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應該算是魚玄機了,她寫的“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傳頌至今——詩倒真是好詩,不過由女道士寫來,就別有滋味了。而魚玄機最后的結局,是因與婢女綠翹爭風吃醋,致死人命,而死在大牢里的,更可見當時女道士的放浪無拘。壽王妃楊玉環在改嫁公爹玄宗之前,也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女道士。由此可見,當時的公主道士,她們的生活之豐富多彩。
  
  做為公主,她們的婚姻,往往也還是要遵從皇家的顏面和政治需要的。但是,嫁出去之后,公主們的所作所為,就往往不是身為臣子的夫家能夠控制得了的了。
  
  唐朝的公主,往往都有一大群的情人。其中也不乏與情人兩情相悅的例子。比如高陽公主與辯機。再比如襄陽公主甚至還曾經向情人的母親行兒婦的禮儀。但是更多的,僅僅是色欲使然,比如武則天的寵臣馮小寶,原本是由李淵幼女千金公主的男寵,后來被公主進獻給女皇的。太平公主則是將自己的男寵柳良賓、張昌宗送給了母親。
  
  唐代公主的自由,還表現在她們寡居之后,還可以再嫁。整個唐代,再嫁的公主多達二十多人。其中還有嫁了三次的。與之相對比的,宋朝見于史書的八十多位公主,僅有宋初的秦國公主恭德帝姬一人再嫁。而明清兩朝的公主,不但沒有再嫁的,甚至還常有守活寡的公主出現。
  
  也因此,宋代,一代大儒朱熹便在〈〈朱子語類〉〉中斷論曰,“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此處“夷狄”,系指鮮卑。
  
  朱熹還真是能扯。
  
  且不說李唐的血統,單憑他用以證明論點的“閨門失禮”,就很搞笑。
  
  遙想大漢朝當年,光武帝姐姐湖陽公主親自選婿,結果對方來了個“糟糠之妻不能棄”。再往前,漢武帝他姑媽館陶找了個第二春,是比自己兒女還小的董公子。另外臨了,漢武帝他媽王皇后,就是改嫁他爸景帝的,而且連前頭的離婚手續都沒辦清,照樣封后拜天,生了個締造大漢族的寶貝兒子。
  
  另外需要再證明的就是劉盈娶了他的外甥女張嫣——這樁婚事絕對不是象有些衛道士說的那樣“亂倫”,劉盈如果對老婆不滿而不沾皇后的邊,那也是對包辦婚姻不滿,而不是對輩份不滿。蓋因漢皇帝后宮,這樣的亂輩份后妃猶如濤濤江水,綿綿不絕。
  
  ——漢成帝劉驁先生的元配許皇后,就是他老兄的親表姑媽是也。
  
  ——西漢末帝劉箕子先生的老娘衛姬嫁了劉興,但是衛姬的親姐姐卻嫁給了劉興他爹。按輩份,劉箕子在父系得喊姨媽做祖母是也。
  
  朱熹先生敢說大漢王朝“閨門失禮”,因此推論“乃因源流出于夷狄”乎?
  
  除了閨閣私事沒有受到過多約束之外,唐代公主最特出的表現,還在于她們熱衷于參與政治,在刀光劍影中,她們的表現甚至比男人還要冷靜狠辣。
  
  當然,在這樣的背景下,最離譜的公主故事也就毫無疑問,要發生在唐朝了。
  
  大唐王朝有一位領軍做戰的公主。
  
  也就是大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平陽公主。
  
  李淵能當上皇帝,固然與他個人的條件分不開,更重要的,是他實在生了好兒女。
  
  平陽公主,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的愛女、太宗李世民最親近的妹妹。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于她的兄弟們。
  
  十六歲的時候,唐國公李淵將自己的三女兒嫁給了武將柴紹為妻;楹螅窠B攜妻定居長安城。
  
  隋大業十三年五月,李淵決定起兵,暗中通知女兒女婿。
  
  平陽公主將家產暗暗變賣,和丈夫分頭出發了。
  
  柴紹直奔太原,而平陽公主則在后面進行各種安排。
  
  路上,平陽公主賑濟災民,招收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
  
  來到戶縣的時候,李淵起兵的消息就傳來了。
  
  平陽公主聽到這個消息,決心要為父親招募更多的軍力。
  
  她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
  
  這個不到十七歲的少婦,以其超人的膽略和才識,在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其中,僅何潘仁一處,就達萬余人。
  
  當年九月,平陽公主率領的義軍,勢如破竹,連續攻占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非常的嚴明,平陽公主令出必行,整支軍隊都對她肅然起敬。在那亂兵蜂起的年月里,這支軍隊得到了廣大的擁護。
  
  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
  
  娘子軍威名遠揚,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來。不久,平陽公主的娘子軍就超過七萬人了。
  
  平陽公主在軍事上的直覺與見地,都堪稱天才,隋將屈突通就曾經在她手下連吃幾場大敗仗。
  
  李世民在渭北轉戰時,主要就是依靠平陽公主和娘子軍的參戰,才能連克強敵。
  
  唐王朝建立后,李淵將自己才略出眾的愛女封為“平陽公主”。
  
  可惜的是,平陽公主不久就去世了,死時尚不足23歲。
  
  李淵黯然神傷,下令以開國功臣的儀式安葬公主。
  
  平陽公主,恐怕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了。
  
  平陽公主和駙馬柴紹有一個兒子,名叫柴令武。
  
  平陽公主曾經帥娘子軍鎮守過山西平定縣長城邊的葦澤關。
  
  葦澤關又名娘子關。
  
  原文載于《公主是怎樣活的》,招福,出版社:世界出版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7419.html

相關閱讀: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