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最堅固的帝王陵:為何40萬人都挖不動武則天墓?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唐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不管是生前還是死后,都給人留下了無數謎團。乾陵,這座氣勢宏偉的地下皇陵是武則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的長眠之地。數百年來,周圍的陵墓都被盜墓賊洗劫,然而乾陵卻使他們望而生畏。

  如果問世界上那個皇帝的陵墓最難挖,那么毫無疑問是武則天的“萬年壽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噼過,被熱兵器時代的機槍、大炮轟過,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盜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出動人數40萬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幾乎被挖走了一半。然而時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拋棄、不放棄,像許三多一樣恪盡職守地保護著主人武則天和丈夫李治的遺體。我們不禁要問,漢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掃蕩了,康熙大帝連骨頭都湊不齊了,為什么單單武則天的乾陵可以獨善其身?

  這事得從乾陵的修建說起。乾陵位于陜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于公元684年,歷經23年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

  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巖質的山峰,三峰聳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較低,東西對峙,當時群眾稱為“奶頭山”。從乾陵東邊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軀體仰臥大地,北峰為頭,南二峰為胸,人們常說它是女皇武則天的絕妙象征。

武則天金像

  唐時的堪輿家(風水先生)認為,梁山有利于女主。所以女皇武則天便把梁山選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后的“萬年壽域”。

  乾陵修建的時候,正值盛唐,國力充盈,陵園規模宏大,建筑雄偉富麗,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從古至今沒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的歷史教訓,從他與長孫皇后的昭陵起,開創了“因山為陵”的葬制,由當時著名的藝術大師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主持設計,陵墓由建筑群與雕刻群相結合,參差布置于有“龍盤鳳翥”之勢的山巒之上。

  唐高宗與武則天的乾陵,發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園仿唐都長安城的格局營建,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軸線長達4.9公里。

  至于里面的寶貝,經過多年的探測考察,一位文物工作者推算最少有500噸!在前后通道的兩側,又各有4間石洞,洞里裝滿了盛唐時最值錢的寶貝。在通向金剛墻的近百米過道兩旁,擺滿了各種金銀祭器。而最讓世人感興趣的就是那件頂尖級國寶——《蘭亭序》。乾陵一帶的民間傳聞中,早就有《蘭亭序》陪葬武則天一說。

  40萬士兵一無所獲:武則天墓都被誰盜過?

  如此豐厚的寶藏使得乾陵吸引著職業盜墓者、封疆大吏、土匪、軍閥,甚至是農民起義軍,紛紛抄著鐵鍬、鋤頭前來刨上幾下。從武則天躺進乾陵的—刻,梁山就沒消停過。第一個光顧乾陵的是唐末造反大軍領袖黃巢。這位鹽販子率領60萬大軍攻進長安后,先是痛痛快快地燒殺搶掠一番,待土匪癮過足了,他突然發現自己無事可干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40569.html

相關閱讀:裴行儉是個什么樣的人-如何評價唐朝名將裴行儉
楊萬春:唯一打敗李世民的人為何消失在歷史中
唐朝初年大齡剩女問題嚴重 連唐太宗都干預了!
古人也有“簽名檔”:唐朝號為“花押”
榜下捉婿 宋代科舉造大批剩男剩女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