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朱元璋椎翻元朝的統治,建立了明王朝, 為了推崇皇權,洪武年間恢復了預造壽陵的制度,并對唐宋陵寢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其中之一是,陵園由唐宋時期的方形改為長方形。并且由南向北,分為三個院落。
第一個院落由碑亭、神廚、神庫等組成;第二個院落是祭殿和配殿;第三個院落則為埋葬皇帝的地方,有寶城、明樓等建筑。明成祖朱棣的長陵,為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陵墓,它就是按照明代陵墓特點建造的。
棱恩殿位于長陵的第二個院落,是祭陵時舉行祭祀典禮的場所。
棱恩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東西長65.70米;南北寬 28.50米,六十根金絲楠木大柱承托梁架,中央四根直徑達 1.12米,全是獨木單枝。梁、柱、檁、椽、斗拱等構件,也用楠木制作。
歷時雖有五百余年,仍牢固如舊。用這些 巨大完整的木材建立起的祭祀大殿,給人以質樸、雄壯的印 象.殿頂為重榆廡殿式,有鴟吻、獸首,斗拱和闌額處繪有 朱彩,十分精美。
殿中原設有雕龍大龕,供奉著成祖和徐皇后的牌位。明代每年三大祭(清明、中元、冬至)、四小祭 (忌辰、圣旦、正日、孟冬)都在殿內舉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46732.html
相關閱讀: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