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皇太極對大明的最后一擊:松錦之戰耗盡大明帝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明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皇太極對大明的最后一擊

  松錦之戰,使大明帝國的有生力量消耗殆盡,是大清帝國與大明帝國之間的最后一次殊死戰。這場大會戰,是皇太極生前親臨前線指揮的最后一場戰役,其判斷和指揮稱得上出神入化,是他軍事生涯的巔峰之作。從此,明王朝再也沒有力量對付自己的內外敵人了。兩年后,大明帝國轟然垮臺。

  大明崇禎二年、后金汗國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這一年,皇太極第一次繞道蒙古奔襲大明帝國首都北京。就在這差不多同一時刻,西北山陜地區陸續發生了高迎祥等領導的農民暴動。

  此后,大明帝國烽煙四起,它不得不在對抗大清鐵騎的同時,費盡心機地力圖遏制四處流竄的暴動農民。在這種情形下,不論是皇太極,還是張獻忠、李自成,均大受其益。他們結成了事實上的統一戰線,成了素不相識、素無往來卻親密無間的戰友,他們奮戰于不同的戰線,向他們備受憎恨的共同敵人大明帝國發起攻擊。

  就這樣,大明帝國曾經強橫無比,由于自我感覺過好而極度傲慢,如今受到了來自外部敵人和自己內部治下人民兩個方面的憎恨。帝國無比艱辛地周旋于內外強敵之間,幾乎是在轉眼之間,便陷入了腹背受敵、四面作戰的窘境。皇太極曾經和他的部下談起過自己對于明王朝的總體戰略:大明就像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要想一下子推倒它不是那么容易。因此自己要帶領他們砍伐這棵大樹的枝枝杈杈、根根梢梢。等到這樹枝禿根朽之后,輕輕一推,它也就轟然倒地了。第一次打到北京城下時,皇太極看著壯麗如畫的北京城,不無輕蔑地說道,此時拿下那皇城中的“癡兒”,大約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但是攻之易而守之難,于是他放棄了攻打北京城;侍珮O具有極強的定力,其戰略思想顯然是明確而一以貫之的。為此,甚至有部下認為他太過于瞻前顧后,太過于謹小慎微了。

  這一次繞道奔襲大明京師,皇太極獲得重大戰果。在后來的歲月里,他又陸續發起了四次大規模的長途繞道奔襲,每一次都戰果豐碩,大體上達到了下列兩個目的:其一劫掠了大量人畜物資,其二極大消耗了大明的力量。此外,于有意無意之間,還在第二戰場、兩線作戰的意義上,特別強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張獻忠、李自成們的發展壯大。

  松錦之戰,則大體上可以看成是他對大明這棵老朽的大樹,完成了諸多砍伐工作后的最后一擊。

  被認為是國家棟梁的大將滿桂,死了;號稱一代名將、被袁崇煥倚為臂膀的趙率教,死了。無論如何,他們畢竟戰死沙場,死在了抗擊敵人的陣地上,算是死得其所。有蓋世之才的熊廷弼,死了;號稱肝膽義氣奇男兒的袁崇煥,死了。他們則是死在了自己的皇帝手中,死得慘烈無比,死得充滿了負面的價值。而另外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孫承宗,也被皇帝不由分說地免去職務,黯然回鄉了。

  時人和后人談到此時的大明帝國,時常使用的詞匯是:賄賂公行,黨爭劇烈,刑章倒錯,宵小橫行。意思是說,貪污受賄成了公開的秘密,帝國官場中不問是非善惡只看是不是自己人,黑白顛倒是非混淆,國家重用獎勵的大多是些壞蛋,品行高尚才干卓越之士或者命運悲慘或者很快便被邊緣化,而貪官污吏、宵小壞蛋們則興高采烈地奔走于帝國堂皇的廟堂之上。在內外敵人和上述因素的作用下,大明帝國似乎在目不暇接的轉瞬之間,便完成了從花團錦簇淪入百孔千瘡的全過程。速度快得令人目瞪口呆,幾乎沒有反應的時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4280.html

相關閱讀: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韓
明朝人的性觀念
閩、浙地區古代明教失蹤之謎
明朝為何承認越南獨立:只因七萬明朝大軍全軍覆沒
李之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