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公元1063年農歷三月,54歲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號,舉國哀痛。《宋史》記載:“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于大內之前”;當他的死訊傳到洛陽時,市民們也自動停市哀悼,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的上空,以致“天日無光”。他的死甚至影響到了偏遠的山區,當時有一位官員前往四川出差,路經劍閣,看見山溝里的婦女們也頭戴紙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駕崩。
宋仁宗趙禎駕崩的訃告送到遼國后,“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時為遼國君主的遼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驚,沖上來抓住宋國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又說:“我要給他建一個衣冠冢,寄托哀思!彼稳首谥螅斖醢彩兎ㄊ,宋神宗趙頊又恢復了祖父宋仁宗趙禎溫和的改良做法時,遼國君主急忙召集將領,說:“不許再去邊界惹事了,宋朝又回到了仁宗的路上”。直到700年后,自我感覺甚為良好、看誰都比自己差一大截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認:平生最佩服的三個帝王,除了其祖父康熙,另外兩個就是唐太宗和宋仁宗了。
宋仁宗是歷代帝王中屈指可數的明君圣主,他是北宋第四個皇帝,也是大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做了42年。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陳寅恪言所說的“造極”的“趙宋之世”,主要是指宋仁宗統治時期。中國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中,光是北宋就占了六家。這六家(三蘇、歐陽修、曾鞏、王安石)又都活躍在仁宗時代。中國的四大發明中,有三大發明——活字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都出現于仁宗時代。宋仁宗為何能創史上最繁榮時代?這與他胸懷仁義、寬厚待人的行事風格有關。蘇轍是大文豪蘇軾的胞弟,他們哥倆與其父蘇洵,在“唐宋八大家”中就占有了三席。嘉佑二年(1057年)。蘇轍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在這次晉級進士的考試中,年輕氣盛、心憂天下的蘇轍在試卷里寫道:“我在路上聽人說,在宮中,美女數以千計,終日里歌舞飲酒,紙醉金迷;噬霞炔魂P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們商量治國安邦的大計。”
當時的考官們認為蘇轍無中生有、惡意誹謗,建議對之嚴厲制裁。宋仁宗卻很淡定地說:“朕設立科舉考試,本來就是要歡迎敢言之士。蘇轍一個小官,敢于如此直言,應該特與功名。”血氣方剛的蘇轍僅僅依據道聽途說,便在科舉考試中“妄議”朝政,且矛頭直指皇帝,即便是在“康乾盛世”,也難逃其被滅九族的命運。宋仁宗的寬容心胸,由此可見一斑。宋仁宗對讀書人的寬容,還有一個更典型的例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7664.html
相關閱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