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叢林法則時代,歷史往往是在失衡的狀態下發展,一個國家的興起,往往以另外一群國家的削弱為基礎。秦的興起,尤其是商鞅時代的興起,是以削弱誰為基礎呢?
是以削弱魏國為基礎
吊詭的是,商鞅的行政經驗極可能是在魏國獲取的。但商鞅變法,傷害最深的卻是魏國。
商鞅為何傷害魏國?因為當初傷害商鞅最深的,就是魏國。
我們從心理層面來分析分析。
緣起:魏國的冷暴力傷害了才俊商鞅
當商鞅還叫公孫鞅的時候,他是衛國的一個窮小子。衛國盛產人才,人才都往外面跑,商鞅跑到魏國混。混得還行,居然當上了魏國國相公叔座的侍從官。這是一段行政實習期,商鞅每天在行政長官鞍前馬后跑,跟著處理各種內外行政事務,一日日地在長進,而他的璞玉本質也一日日地被雕琢顯露出來。公叔座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是個愛才的國相,可能在某一個工作會餐的餐桌上,或者在午間休息的片刻,公叔座很真誠地說:“阿鞅,你干得不錯,很有才華,我會推薦你的!
商鞅在魏國理想泡湯
商鞅所有的前程和希望,都系在公叔座的這一番推薦上。實習期間,他賠盡多少小心,跑盡多少門路,做了多少實際工作,等待的就是老國相的推薦。
然而,商鞅想錯了。國相的推薦并沒有打開商鞅進入魏國權力核心的門路。公叔座病重了,想到的是薦賢,他只推薦了商鞅。推薦方式很獨特,他對魏惠王說:要么舉國聽從商鞅,要么就殺掉他。
我想這應該是公叔座對商鞅的一種包裝方式,因為商鞅是衛國的一個庶子,身份低微,想要讓國君引起注意,必須得把話說重了。于是公叔座往兩個極端的方向包裝宣傳商鞅:自己用則是利器,別人用則是禍根。總之一條:商鞅是個有分量的人物!
然而,魏惠王在公叔座病床前那種敷衍不屑的臉色,讓公叔座直覺到他的包裝宣傳白費了,史記“王色不許我!惫遄莻誠實人,馬上為自己的言語后悔,通知商鞅:快逃。
商鞅聽到這番話,可謂冷到骨子里去了,他所有的抱負和多少年的期待,在這個國家落空了,他說:“魏王既然不聽你的話重用我,當然,也不會聽你的話殺我!睘樯?因為,魏惠王根本沒把他當成一盤菜。
商鞅料得不錯,魏惠王聽完公叔座的話,轉身對大臣們說:“公叔大人真是病昏了頭,居然叫我舉國聽從商鞅那個窮小子?”
可以設想,如果魏惠王真的聽從公叔座的話,將商鞅抓起來殺掉,商鞅心里可能還好受些,因為如此一來,至少說明魏惠王還真的把他當一回事?蓮倪@種情況來看,連殺他都是抬舉他了,干嗎要抬舉你一個窮小子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58676.html
相關閱讀:千古不解之謎:秦始皇兵馬俑為何都不戴頭盔?
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百里奚
過秦論-賈誼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