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與謀略其實是兩回事,但道理卻是相同的,兵法多用在軍事方面,而謀略多用于政治上面,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兵法大家韓信軍事上所向披靡,但是對政治謀略卻一竅不通,最終落下可憐下場的原因了。最廣為人知的兵法如《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尉繚子》和鬼谷子的弟子孫臏的《孫臏兵法》,而謀略學的書籍卻極其少,只有《鬼谷子》、《素書》等,通軍事的未必懂政治謀略,而懂政治謀略的卻一定通軍事,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兵法家孫臏會是鬼谷子的弟子,也不難理解為什么張良,諸葛亮文可治國,武可治軍了。欲學好兵法,謀略需先學做一個匠人。什么是匠人,就是一個靠手藝吃飯,但卻沒有成為藝術家的人,匠人最大的特點是能把自己擅長的東西做的出神入化。
為什么會有這個感慨,事實上是近期死磕鬼谷子揣篇有感而發。前面6個章節,講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我們可以稱之為宏觀鬼谷子,阿信通過認真閱讀,從里面發現了鬼谷子最大的秘密??鬼谷秘術的確存在,其隱藏在鬼谷子一書的字里行間,只不過是容易被人忽略。比如飛鉗篇,里面又有?栝之術,鉤鉗之術,重累之術,幾個術構成了飛鉗之術。如果從不認真死磕,只看飛鉗,哪怕十年,也不會有所得。術與道藏于精微,一線之機而已。那么憑什么說鬼谷子是匠人,我要重申了,就是靠手藝吃飯,沒錯,鬼谷子就是門手藝,匠人是怎么做事兒的呢?比如木匠,比如現代的木匠,那肯定是電刨、電鋸,古代的木匠有馬面銼、木銼、鑿子等等。好木匠和壞木匠的區別就在于好木匠憑證經驗,根據木材的結構就能隨心所欲的造出自己的工藝品,而壞木匠不行。好木匠會計算,憑借高超的水平用工具,用揣測,估量,然后再確定能否造出理想的家具。為什么要說這些?
還記得米國大片里的偵探,尤其是福爾摩斯,在查案的時候跟別人不太一樣,他們是根據豐富的經驗,做個假設,然后查找證據,佐證自己的判斷,那個日本的小孩也是。其實這也是阿信想說的關鍵的兩點,匠人的兩個精神。正應思維不是主觀臆斷,而是內修煉,自知而后知人。鍛煉自己的基本功夫。反應思維則是從時間線,空點,逆向思維進行思考,如常說的換位思考,逆向思考就屬于反應思維。妙就妙在二者和順應用,有正應才有反應。也就是說鬼谷子也好,福爾摩斯也好,那個小孩也好,沒有正應思維是不可能有反應思維的。比如企業的長期發展的關鍵在于做好產品,做好營銷,產品則是內修煉,外包裝則屬于反應。思維、思維,總是太玄乎,那么基礎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95157.html
相關閱讀: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