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趙括并非一無是處:消滅了秦國一半有生力量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秦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趙括,馬謖一直以來被人視為紙上談兵的典范,若馬謖之敗只是丟了兩萬兵力,和僅有的一次并吞雍涼的時機的話,那么趙括則是敗掉了趙國的國運,敗掉了趙國的強國地位,但是不得不說長平之戰,趙括并非一無是處! 

正月,王陵攻邯鄲,少利,益發卒佐陵;陵亡五校。武安君病愈,王欲使代之。武安君(白起)曰:“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之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雖勝于長平,士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

  《資治通鑒》卷五

  公元前258年正月,秦軍挾長平之勝,兵鋒直逼趙國首都邯鄲,秦軍指揮官為王陵。第一番攻防戰下來,王陵軍團稍稍失利,秦又增援。但第二輪攻防戰下來,秦軍竟損失了五個校的兵力。

  校,是秦軍中層指揮官,但這里是指一個校的兵力,人數八百,五個校即四千兵,相當于一個步兵旅打沒了。

  增援不行,換指揮官,恰好戰神白起身體已康復,邯鄲戰役的指揮權應該歸白將軍了。然而,戰神拒絕了,理由是:邯鄲城不好打,何況諸侯外援兵團在外圍集結;從國際環境而言,諸侯對秦恨得咬牙切齒,作戰必然不會留情;從現狀而言,秦軍經長平戰役后,兵力損失過半,國內空虛;從戰略地理而言,秦軍跨越山河去攻打別人防守堅固的首都,軍事上的張力和爆發力隨著作戰半徑的擴大而被稀釋和削弱;從戰術布局而言,趙在內接應,諸侯在外攻打,必定會擊敗秦軍。如白起所言,秦軍在邯鄲城潰師而逃。

  說到這,要給趙括說句話,雖兵敗身亡,但長平一役也殺得秦軍傷亡過半,國內空虛,兵書也不算白讀。當然,這也有廉頗的功勞。

  白起很專業,所說“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完全可用來指導兩千年后攻打莫斯科的拿破侖和希特勒。而且作為戰神,不只能預見所勝,也能預見所不勝,預見不勝亦是勝。然而,在專業與野心的角逐中,前者淪為犧牲品,專業的白起被代表野心的應侯范睢賜死。

  二戰時德軍指揮官隆美爾能預見所勝,能制勝,連丘吉爾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隆美爾也能預見不勝,他覺得從專業角度出發,納粹德國發動的戰爭沒有前途,因此企圖中止戰爭。可惜,他如白起一樣,被代表野心的希特勒賜死。

  什么是“神”?不是說無所不能,而是說也能清醒地意識到所不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95390.html

相關閱讀: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
千古不解之謎:秦始皇兵馬俑為何都不戴頭盔?
百里奚
過秦論-賈誼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