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由此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序幕。提起九一八,人們往往想到的就是東北軍放棄抵抗拱手讓出東北大好河山,其實在九一八之后,張學良還是有機會可以翻盤,重新奪回對東北的控制權。
日本一直覬覦東北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勝利,取得中國旅順、大連等地的租借權和長春-旅順的鐵路(也就是所謂的南滿鐵路)及附屬設施。隨后,日本成立 “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負責南滿鐵路的經營和管理。不久,日本又將遼東半島改名關東州,在旅順設立關東都督府,下設民政部和陸軍部。1919年日本在關 東都督府陸軍部的基礎上,成立關東軍司令部,下轄1個師團、6個獨立守備大隊、旅順重炮大隊和憲兵隊等部隊,主要就是保護日本在遼東半島的殖民權益以及南 滿鐵路的設備。
1927年6月,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義一主持召開“東方會議”,確立了“把滿洲從中國本土分裂出來,自成一區,置日本勢力之下”的侵略方針,并 提出臭名昭著的《對華政策綱要》(即田中奏折):“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對東北地區的侵略野心已經是昭然若揭。
東北軍閥張作霖早年曾與日本有過合作關系,但他在借助日本勢力的支持下統一東北后,反而開始反對日本在東北的滲透,因此日本關東軍于1928年6月發起皇姑屯事件,將張作霖乘坐的列車炸毀,張作霖重傷不治身亡。
日本希望造成東北群龍無首的局面,借機染指東北。但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不但很快控制住了局面,并在1928年12月29日宣布服從南京國民政府,改用南京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史稱“東北易幟”。至此,北洋軍閥在中國的歷史宣告結束,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了全國。
隨后,張學良進一步對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態度,特別是在南滿鐵路附近建設新的鐵路,并以低廉的價格與南滿鐵路競爭,使南滿鐵路陷入經營危機。這些引起日本關東軍的強烈不滿,甚至開始考慮采取軍事行動來確保在東北的特權。
1929年,美國爆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并迅速波及全世界,日本經濟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到1931年,日本經濟已經陷入極端困難的境 地,并引起政治危機。在內外交困情況下,日本法西斯勢力便策劃沖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所形成的華盛頓體系對日本的束縛,發動一場對外戰爭,既可以轉移國 內矛盾,又可以得到資源和市場的戰爭紅利,中國東北自然就是最理想的目標。
張學良本來可以翻盤,然而……
1931年9月18日深夜22時20分左右,日本關東軍鐵路守備隊柳條湖分遣隊在奉天(今沈陽)北面約7500米處的南滿鐵路柳條湖段引爆炸 藥,炸毀了一小段鐵路,并將3具身穿東北軍士兵服裝的中國人尸體放在現場,誣稱中國軍隊破壞南滿鐵路并襲擊日軍守備隊,并以此為借口,進攻中國軍隊駐地北 大營。
坐鎮沈陽的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中將參謀長榮臻根據張學良的指示,命令東北軍“不準抵抗”。因此北大營的8000名守軍竟被只有300人的日 軍擊潰。同時,關東軍第2師團第3旅團第29聯隊進攻奉天,至9月19目10時,日軍先后攻占奉天、四平、營口、鳳凰城、安東等18座城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14990.html
相關閱讀:美國退給中國多少辛丑賠款?退了多少到底怎么算
1967年香港嚴重騷亂紀實
解密:古代哪位官員曾多次主動公布自己的收入?
名將馬援為何會失寵于漢光武帝?馬援必死的理由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在趙普臉上亂涂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