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衍窮張儀
秦國謀相張儀受秦惠王賞識,在群雄爭霸的戰國時代大展拳腳,憑借那條善于雄辯的三寸不爛之舌一度飛黃騰達。然而到了公元前311年,秦惠王身故,張儀最大的靠山轟然倒塌,這一下局勢突變,新即位的秦武王對這個巧舌如簧的臣下頗不待見。
與此同時,素日于張儀有過節的死對頭公孫衍也趁機下手,想扳倒張儀,于是便有了著名的歷史橋段《公孫衍窮張儀》一則。
正待公孫衍苦思冥想怎么對付張儀之際,李仇前來獻計曰:想要扳倒張儀,你還需要幫手。這時候倒不如把甘茂從魏國召回來,將公孫顯也從韓國調回來,并在秦國重新起用足智多謀的秦惠王胞弟樗里子。他們三人都和張儀有仇,早就憋著勁要報復張儀。你若是任用他們,那諸侯們一定會明白,張儀是今非昔比,在如今的秦國既無實權又面臨失寵,到那時候,還怕他不倒臺嗎?
公孫衍一聽言之有理,于是立刻著手進行。
在這場政敵之間的巔峰對決中,公孫衍可謂出盡百寶,動用一切政治手腕力戰張儀,為的是推銷他集六國之力合縱抗秦的戰略。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此時秦國崛起的勢頭已然無法阻擋,縱然公孫衍窮盡了一切政治砝碼,終究還是無力回天。
在秦國咄咄逼人的東進政策下,各國抵抗力量紛紛土崩瓦解,公元前221年,秦國終于完成了一舉消滅六國,統一天下的霸業。
而公孫衍一生視其為主要對手的張儀,也在功成身退后病逝于魏國。
蘇秦公孫衍
說道蘇秦,很多人想到的是張儀,認為蘇秦和張儀交鋒過很多次,并且蘇秦在交鋒中創立了合縱。其實,事實并不是這樣的,和張儀交鋒的是公孫衍,而且合縱的創始人也不是蘇秦,是公孫衍。那么,蘇秦和公孫衍又是什么關系呢?
蘇秦與公孫衍一樣,都是戰國時期的人物,而且很多人會將蘇秦和公孫衍弄混,但是他們兩個出現在政治舞臺上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蘇秦登上政治舞臺要比公孫衍晚,可以說公孫衍在政治舞臺上與張儀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蘇秦應該是還沒有出生。
蘇秦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主張合縱,但是蘇秦絕對不是采用合縱方式的第一個人,蘇秦應該是在創始人公孫衍的影響下采取此種策略。蘇秦和公孫衍不同的是公孫衍策劃了很多次的合縱,而且都是為了與當時的秦國抗衡;然而,蘇秦并不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抗秦者,反而更像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反齊者。蘇秦作為燕國的親信,曾經積極主動勸說燕王,讓燕王打消反秦的念頭。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出,雖然蘇秦和公孫衍一樣都是主張合縱的思想,但是他們所要反抗的對象是完全不同的。
蘇秦是一個賢士,雖然他在一些地方損害了燕王的臉面或者是利益,但是燕王還是重用蘇秦。然而,蘇秦的心里很是多疑,總覺得在燕國,危險一直在自己的身邊,最后找了出使齊國的理由,逃出了燕國。到了齊國,不被重用,身份也被別人揭開,最后落了個五馬分尸的下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35738.html
相關閱讀:許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朱德的故事五則
孫武斬殺吳王愛姬是何居心?孫武練兵殺姬的故事
明成祖告天石刻碑的故事
蔡倫和造紙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