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二戰:希特勒為何逼死隆美爾?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歷史人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944年10月14日,納粹德國陸軍元帥隆美爾被希特勒以叛國罪下令處死于烏爾姆附近的赫林根。由于隆美爾在北非戰役中的輝煌戰績,曾經給德國帶來過巨大榮譽,他被告知可以選擇服毒自殺,并在柏林給予國葬。隆美爾接受了,這樣他的家庭將免受牽連,也不會繼續深究和他以前共事過的人員。那么隆美爾確實是謀害希特勒的成員嗎?

隆美爾是希特勒賞識的部下,他雖然尊敬元首,但也有著自己的性格特征。在阿拉曼戰役中他曾數次違抗命令,甚至當面頂撞希特勒。

在阿拉曼戰役期間,希特勒責令非洲軍團“要么勝利,要么毀滅”。隆美爾中止了已經開始的撤退。但是很快,危機越來越嚴重,于是隆美爾違抗了希特勒的命令,再次指揮他的部隊撤退,直至遁入突尼斯山區。隆美爾還曾試圖將非洲軍團撤回到意大利,希特勒理所當然地拒絕了。

在一次軍事會議上,隆美爾第一個站起來,他說:“我的元首,我想代表德國人民向你闡述西線的嚴重局勢,首先我想談談政治局勢……”

沒等隆美爾說完,希特勒打斷他的話:“元帥,請談軍事形勢。”

隆美爾卻堅持說:“歷史要求我們先談政治處境。”

希特勒勃然大怒:“不行,今天只談軍事,別的什么也不談!”

這時,隆美爾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他面對希特勒的強壓大聲說:“元首,我必須坦率地承認,不提到德國的前途我是不離開這里的!”

此時已經失去理智的希特勒開始大聲地咆哮:“陸軍元帥,請馬上離開會議室!”

希特勒恢復了常態后,隨即命令戈林到意大利去監督隆美爾在非洲的行動。

當非洲軍團在突尼斯投降后,希特勒將隆美爾召回討論當前形勢。隆美爾告訴希特勒說他覺得戰爭不可能勝利了,并認為德國應爭取“有條件的投降”。這再一次激怒了希特勒,他臉色鐵青,大聲叫喊:“記住,誰都別想跟我講和平!”

此后,隆美爾和希特勒之間就再沒有親密的接觸了。

隨著盟軍確立了在諾曼底的優勢,隆美爾意識到西線已經失敗了。他至少兩次勸說希特勒在西線停止抵抗,但是只要稍微提及和平的請求,希特勒就大發雷霆。

隨著盟軍確立了在諾曼底的優勢,隆美爾意識到西線已經失敗了,他現在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停止戰爭以使盟軍穿越德國并在紅軍之前抵達歐洲的中心。無論如何,都要阻止蘇軍對德國的占領。由于這個原因,他至少兩次勸說希特勒接受他的意見,西線停止抵抗,但是只要稍微提及和平的請求,希特勒就大發雷霆。

1944年7月初,隆美爾就當時的形勢寫了一份備忘錄并交給了希特勒。7月15日,他又寫了另一份報告,其中有這樣一段闡述:“這場不對等的戰斗正在接近尾聲,我認為應當從當前形勢中得出必要的結論。作為B集團軍司令,我不得不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很顯然,隆美爾并不相信他的報告會讓希特勒改變主意,他之所以寫下并散發這些備忘錄有可能是為了在戰后證明他在當時那種災難性的形勢下并沒有保持沉默。

盟軍攻入法國后,隆美爾曾經設想過除掉希特勒以實現和平,“然后我就開放西線”。慕尼黑著名的記錄片制片人莫里斯·菲利普·雷米在為其著作《隆美爾的神話》查找檔案時,發現了長期保存在民主德國檔案館中的材料。這些材料證明,隆美爾當時確實很接近反抗,比現在眾所周知的還要接近。

關于隆美爾是否真的參與了刺殺希特勒的計劃,即被希特勒定為叛國罪的問題,歷史上普遍的看法是他沒有直接參與,也沒有同意刺殺希特勒。因為他在聽說希特勒遇刺時感到了無比的憤怒,他覺得“死希特勒可能比活希特勒更有危險”。所以,就在刺殺希特勒的前3天,隆美爾還乘坐敞篷車視察諾曼底前線。

斯陶芬貝格刺殺希特勒失敗后,德國掀起了一股洶涌的清洗浪潮。密謀組織中的成員霍法克中校,因為害怕一死,就說出了隆美爾和克魯格兩位元帥的名字。

1944年7月20日,斯陶芬貝格刺殺希特勒失敗后,德國掀起了一股洶涌的清洗浪潮。由于密謀集團成員中許多人的立場并不是很堅定,因此出現了很多臨陣叛變者,結果越來越多的軍官和同情者被逮捕、槍殺或投進監獄。密謀組織中的成員霍法克中校,因為害怕一死,就想抬出兩位元帥作為自己的護身符。于是,在黨衛軍保安處的地下室里,霍法克說出了隆美爾和克魯格兩位元帥的名字。

在黨衛軍保安局人員的誘騙下,這位只顧保命的小人物添油加醋,把隆美爾說成了是直接密謀者,但并不是“7·20事件”的直接策劃者。

兩日后,這個重大的情報呈現在希特勒的面前。

希特勒面對這樣的情報,沉重地嘆了口氣,對黨衛軍頭子希姆萊說:“克魯格參加密謀集團我是相信的,但我想不出他背叛我的理由啊!這份名單的來源可靠嗎?”

希姆萊說:“應該是可靠的。它是反革命集團的骨干之一,霍法克中校主動供出來的,我們并沒有用刑。此人招供無非就是想讓我們留下他的一條命。”

“這種人,決不可留。”希特勒惡狠狠地說道,希姆萊點頭稱是。

隨后希特勒告訴希姆萊,在處理隆美爾的這件事上要作進一步調查,不能過于草率。即使隆美爾真的牽連進去,也要與其他人區分開來,不能作同樣的處理。因為如果盟國知道了這一切,對西線的戰事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8月12日,密謀刺殺希特勒的主謀之一,并在成功后準備接替總理職務的卡爾·戈臺勒被捕。裝有密謀集團的文件、聲明和所謂的同伙名單的文件箱落入希姆萊手中。希姆萊驚奇地發現,在名單中赫然寫有隆美爾和克魯格的名字。于是,希姆萊草擬了一份還未逮捕的密謀分子的名單,隆美爾自然在其中,而且名列第五位。

希特勒很快拿到了這份名單,他相信這位愛將的確參與了謀殺自己的陰謀集團。但他也知道,此時的隆美爾正在醫院里養病,他是因為到西線視察而被敵人的飛機炸成重傷。因此,希特勒再次叮囑希姆萊,要他等到隆美爾身體恢復健康后再審問他,并且不要聲張。最后希特勒憐惜地說:“我相信他一定是受蒙騙的。”

當隆美爾被逮捕時,他抱著最后一線希望問:希特勒知道這個決定嗎?當得到肯定的答復之后,他絕望了,他知道他已經成為密謀集團的替罪羊。

1944年7月17日,隆美爾乘坐的汽車遭到盟軍飛機的猛烈射擊并受了重傷后,就一直躺在醫院里。他對這背后的活動一無所知。一個星期后,他仍然無法寫出自己的名字,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口授,而請護士小姐給她作記錄,這樣才給他的妻子寫了信。后來,隆美爾的傷勢漸漸有了好轉,醫生批準他可以回家療養了。

剛剛回家的那一段時間是隆美爾最高興和最溫馨的一段日子。但是,并沒有過多久這樣的日子,一天下午,他愛人露茜的妹夫漢斯慌張地來到隆美爾的家里,并告訴他說:“戈臺勒已經被捕了”。

隆美爾聽了摸不著頭腦地問:“戈臺勒?我不認識他。怎么,這和我有什么關系嗎?”

6月6日,隆美爾對該敵的圍殲開始了,印第10旅被殲、英軍4個炮兵團已基本喪失了戰斗力,只有英第22坦克旅得以逃脫。接著,隆美爾又于6月10日攻占了卡扎拉防線南端的比爾哈希姆,并于第二天從這里向北進攻。6月12日,德軍兩個裝甲師將英第2和第4坦克旅包圍。英第4坦克旅一開始就潰不成軍,英第2坦克旅和趕來增援的英第22坦克旅也被迫撤退。激戰至黃昏,英軍損失了120輛坦克。6月13日,隆美爾乘勝進攻。到6月14日,只剩70輛坦克的里奇見大勢已去,被迫把英軍的殘余部隊撤出了卡扎拉防線,向埃及邊界撤退。為盡快到達海邊,切斷英軍的退路,隆美爾急令非洲裝甲集團軍連夜出擊。但經過3個星期的血戰,非洲裝甲集團軍已山窮水盡,無法把士兵們動員起來認真執行隆美爾的命令。

6月15日晨,第15裝甲師只截住了南非第1師的后衛,其主力溜掉了。英軍第50師主力也突破意軍防線,從比爾哈希姆的南邊繞過,退往利埃邊界。6月15日隆美爾寫信告訴夫人露西:“會戰已經勝利了,敵軍正在崩潰。我們正在掃蕩他們的殘部。”隨后,隆美爾乘勝追擊。一周后,也就是征服托布魯克之時,隆美爾被擢升為德國陸軍元帥,達到了他一生中最輝煌的頂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39583.html

相關閱讀:永樂大帝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領是誰教的
段祺瑞的傳奇一生:他怎樣從炮兵之王做到總理的
明英宗朱祁鎮:成蒙古人的俘虜卻感動了蒙古人
漢昭帝的孝昭皇后上官氏:漢代年齡最小的皇后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竟然是她!陳碩真簡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