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翦滅六國,統一了東至大海,西并羌戎、南逾五嶺、北越陰山、東北抵達遼東的遼闊地域,建立起一個以咸陽為首都,以華夏族為主體,包括有羌、戎、夷、狄、蠻、越等許多民族在內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在全國范圍內廢除分封制,立郡縣,建立了皇帝直接控制下的官僚行政機構。這種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對后世封建政治制度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秦始皇在經濟和文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由丞相李斯主持文字的統一工作;將統一全國的度量衡標準,修筑直道、棧道以便交通,從而有利于統一國家的鞏固。
秦朝對人民的租賦剝削十分嚴重。秦始皇及其繼承者秦二世胡亥對農民的壓迫極其殘暴,無休無止地役使民力修建阿房宮、驪山陵墓、筑長城,使人民不堪重負。公元前209年爆發了以陳勝、吳廣為首的農民起義。公元前206年,趙高殺死秦二世胡亥,立子嬰為王。不久秦國即被劉邦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所滅。
秦統一為期短暫,共歷二世,統治15年。當時的秦朝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國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48884.html
相關閱讀: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
過秦論-賈誼
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千古不解之謎:秦始皇兵馬俑為何都不戴頭盔?
百里奚